4月16日
市新聞辦召開
建設“日照綠茶茶莊”新聞發布會
介紹“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方面的有關情況
日照是我國高緯度地區面積最大的優質茶產區,全市茶園總面積30萬畝,分布在43個鄉鎮、867個村莊,茶葉從業人員30余萬人,年產干毛茶2.15萬噸、總產值42億元,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省首位。“日照綠茶”品牌價值突破62億元,首次進入《中國茶區域公用品牌TOP50》榜單,在《全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指數報告》中排名上升至第16位。
日照綠茶整體發展優勢明顯,但也清醒地認識到,日照綠茶的優異品質價值未能在高端品牌的市場競爭中對等體現。學習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模式,打造日照綠茶茶莊,實現質優價優,是日照綠茶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去年,市委、市政府印發《日照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日辦發電〔2024〕49號),提出:“鼓勵發展日照綠茶茶莊模式”。市農業農村局積極對接茶企、聽取建議;邀請相關茶葉專家,研討制定茶莊建設技術標準體系和管理規范,扎實推動日照綠茶茶莊建設。
一、茶莊建設總體目標
根據《日照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總體部署,按照《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技術規范》,構建產加銷一體化閉環管理模式,從生產、加工、流通到銷售各環節執行高于國家標準的日照綠茶茶莊標準體系,對茶莊綠茶園實行標準化閉環管理。實行嚴格的標準認證和品質分級管理,推行日照綠茶茶標追溯,強化質量監管,打造兼具高品質與高端品牌價值的日照綠茶產品。
二、茶莊評選標準
茶莊建設屬全省首創,為保證評選效果,制定了茶莊技術規范和評價辦法。一是制定了《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技術規范》。明確了茶莊是以產業為主導,集茶葉種植、加工、營銷及研學休閑等為一體的場所。對茶莊的規劃建設、生態環境、茶樹種植、茶葉加工、流通銷售、文化產品展示等進行了規范明確。以《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技術規范》為核心,還配套了《生態茶園規劃建設規范》《茶園栽培管理技術規程》《茶園主要蟲害防治技術規程》《茶莊綠茶質量標準》《名優綠茶加工技術規程》《成齡茶園高效簡約越冬防護技術規程》《茶葉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規范》等7項技術標準,重點對茶莊生態建設中林木覆蓋率不低于70%、土壤生態中有機質含量大于20g/kg、越冬防護技術中茶林合理間作、茶葉品質中氨基酸含量大于4%、綠色防控技術中的“春蟲秋防”以及全程可視化溯源等,作了具體詳細的規定。二是制定了《日照綠茶茶莊建設評價辦法》。規定了茶莊創建必要的條件,申請茶莊認定的茶企須符合7項要求,主要是茶企的自有茶園面積不低于150畝,茶企要取得綠色食品以上及QS質量安全體系認證,近三年未發生產品質量問題、企業失信及負面新聞報道等不良記錄。制定了茶莊的評價內容,主要涉及茶莊的規劃建設、生態環境、加工區、展示區、體驗與品飲區建設評價及企業影響力評價等6個方面。每項評價賦予不同分值,這其中重點考慮了茶園生態、產加銷一體化建設,以及企業的綜合發展實力等。
三、茶莊評選過程及評選結果
《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以來,市農業農村局即著手“日照綠茶茶莊”建設的籌備工作。3月23日,邀請福建農科院茶葉所、省農科院茶葉所等5名省內外茶葉專家,對前期起草的《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技術規范》、日照綠茶茶莊建設評價辦法、必備條件和評分標準進行審核確定,并形成《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指導意見》。3月24日,發布日照綠茶茶莊認定通知,共有31家企業提交的材料符合報名要求。4月5日,邀請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省農業農村廳等7名國內知名專家組成茶莊評價委員會,審議通過《日照綠茶茶莊建設評價辦法》,制定了茶莊必須執行的《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技術規范》等8項標準。通過材料審核和實地考察,共有12家茶企納入“日照綠茶茶莊”首批創建名單。4月7日,在日照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推進會上,公布首批“日照綠茶茶莊”公示名單,市農業農村局微信公眾號也同步公示。截至公示日期,沒有收到任何社會意見。
現將第一批12家“日照綠茶茶莊”創建企業予以公布:
1.山東省五蓮縣富園茶場
2.山東瀏園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3.日照南湖馬陵春茶業有限公司
4.浮來青集團有限公司
5.瀚林春(山東)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6.山東日照碧波茶業有限公司
7.日照市眾潤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8.橫山天湖集團有限公司
9.日照御海灣茶博園有限公司
10.日照市林苑茶業有限公司
11.日照綠茶集團有限公司
12.日照市御園春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四、下步推進措施
一是注重發揮行業自律,確保茶莊標準落地。指導日照市茶葉協會成立茶莊專門委員會,負責對茶莊的種植、加工及銷售等環節進行年度考評,提高行業自律能力。實施嚴格的標準認證與品質分級管理,明確“茶莊綠茶”僅使用立夏前的鮮葉原料,僅設特級、一級、二級三個等級。同時,茶莊實行淘汰機制,維護行業整體質量。
二是嚴格閉環監管,實行核量賦碼、貼標溯源。所有茶莊須配套建設茶葉質量溯源系統,根據茶園面積、產量和產品等級,按“春茶4斤鮮葉賦1斤干茶碼”標準,核定分發“茶莊綠茶”溯源二維碼,“茶莊綠茶”必須貼標上市,確保全程可溯。市茶科院對茶莊進行技術指導,研制茶莊綠茶標準茶樣,茶莊品牌標識加注“日照市茶葉科學研究院監制”,進行專業背書。
三是加強宣傳推介,提高日照綠茶茶莊知名度。做好央媒和省媒主流平臺推介,近期央視《人在草木間》欄目將到我市進行取景拍攝,全方位呈現茶莊自然生態景觀與茶葉標準化加工工藝流程。聯合市級媒體開設專題專欄,對茶莊模式進行深度報道,同步制作日照綠茶茶莊專題宣傳片。用好網絡新媒體、自媒體,講好“日照綠茶茶莊”故事。
目前,我市已評選出首批12家“日照綠茶茶莊”,“日照綠茶茶莊”有哪些鮮明特點?
首批“日照綠茶茶莊”是經過專家嚴格審核選拔的,具備以下鮮明特點。
一是標準嚴格。企業必須滿足規模達標(150畝以上)、安全認證、誠信經營等6個前置條件,并嚴格執行《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技術規范》等8項標準。譬如土壤有機質含量要大于20g/kg,這是保證產品優質的前提。
二是管理閉環。茶莊要從生產、加工到流通銷售各環節建立完整的標準體系,執行嚴格的品質認定、分級管理,全程實行可視化溯源、閉環管理。譬如品質分級管理,茶莊綠茶只認定立夏前的鮮葉原料,只設特級、一級、二級三個等級。
三是生態優越。在茶莊建設標準上,重點考慮了茶園生態,要求茶園生態整體觀感優美,實行合理的茶林間作,林木覆蓋率達到70%以上。這既能體現茶莊特色,又能保證茶莊綠茶獨特的風味特征。
四是專業背書。茶莊綠茶標準茶樣由市茶科院研制,技術指導并為其背書,品牌標識加注“日照市茶葉科學研究院監制”。背書的前提是核量賦碼,每個茶莊能產出多少茶莊綠茶,在日照綠茶溯源系統中都有定量。
五是產品優質。在對茶莊綠茶品質的要求上,執行了高于國家相關要求的標準,譬如《日照綠茶茶莊綠茶質量標準》中要求茶莊綠茶特級:水浸出物總量≥50%(國標≥34%)、游離氨基酸≥4%(國標≥2%)、水溶性碳水化合物≥3.9%(國標無要求)。“北方海岸”地理位置、優越的茶園生態、肥沃的土壤地力綜合一起保證了茶莊綠茶優異的品質。
下一步如何規范日照綠茶茶莊產加銷行為,實現閉環管理?
實現“日照綠茶茶莊”產加銷閉環管理是保障產品質量、維護品牌信譽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針對日照綠茶茶莊的實際情況,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構建閉環管理體系。
一是按標規范生產。目前,圍繞“日照綠茶茶莊”產加銷一體化,已經制定8項技術標準。這些技術標準在茶莊是強制執行的,并由市茶科院、市茶葉協會進行監督管理,如發現企業有違規生產現象,將啟動淘汰機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也會主動靠前服務,加強對茶莊的組織指導。
二是強化內部監管。下步,隨著“日照綠茶茶莊”的運行發展,還要引導茶莊在市茶葉協會的框架下,成立茶莊專門委員會,提高茶莊自我監督管理能力。每個茶莊的規范生產、運行狀況,委員會要作出年度考評;每個茶莊的產品,委員會都要進行品質認定、等級劃分及統一核價,確保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
三是嚴格核量賦碼。根據茶莊綠茶園面積、產量和產品等級,按照春茶4斤鮮葉賦1斤干茶碼的標準,核定分發“茶莊綠茶”溯源二維碼數量,供茶莊使用。
四是實行貼標溯源。全面規范茶莊產加銷行為,茶莊都要配套建設茶葉質量溯源系統,“茶莊綠茶”必須貼標上市,實現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全過程的可視化溯源。
五是加強質量管控。茶莊可自主選擇使用膠體金快速檢測設備,對每日采摘鮮葉進行農殘檢測;或選擇使用質譜農殘快速篩查,對每批次干茶進行檢測,切實保障茶葉質量安全。
建立一套高于國家標準的“日照綠茶茶莊”標準體系,如何理解?
“日照綠茶茶莊”標準是團體標準,是專門為茶莊健康發展量身打造的。主要目的是要突出茶莊自身特色、規范產加銷行為、提升產品質量及打造高端品牌等,因此涉及的具體技術指標要從嚴從高。高于國家標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產品質量指標高于國家標準相關要求。譬如能體現產品質量的水浸出物、游離氨基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保健功能的EGCG,茶莊綠茶特級要求分別大于等于50%、4%、3.9%、7%;而現行的GB/T 14456分別要求大于等于34%、2%,水溶性碳水化合物、EGCG不做具體要求。這種指標不是隨便就能達到的,可以充分體現“茶莊綠茶”的高貴品質。
二是生產技術指標執行國家相關標準的最高指標。譬如與產品質量密切相關的土壤有機質,是決定茶葉滋味濃度、風味特征的重要因子。茶莊土壤有機質含量要求大于20g/kg,這是NY/T 391中規定的園地土壤有機質含量一級指標。
三是相關生產管理的標準是實踐創新。目前,茶莊還是一種比較新的發展模式,沒有相關國家標準可以參考。譬如《日照綠茶茶莊建設技術規范》要求的茶林合理間作,是為了豐富茶園生態,實現茶樹自然安全越冬,提高產品質量,這是首創的,也是符合北方茶區生產實際的。另外,茶莊要求全程建立可視化溯源系統,主要是為了保證產加銷的閉環管理,這也是日照的創新。
記者:王璐、吳昊、黃玉棟
編輯:彭婷
審校:許芮
值班主任:孫立梅
盡在“日照日報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