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好文奉上!
我國革命史上有一位“神人”。
他被譽為“一代儒將”,還是我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書法家兼詩人。
他還曾擔任紅一方面軍參謀長、軍委一局局長,抗大三分校、炮兵學校校長,華野4縱政委、三野第9兵團政委、淞滬警備區司令員兼政委、南京軍區副總司令、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
圖|郭化若
195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紅軍時期,他還是毛主席和朱德的軍事高參。毛主席稱贊他是“黨內一支筆”,還稱贊“古有孫子,今有郭子”。
毛主席提到的那人是誰?
他就是郭化若。
圖|郭化若
郭化若,1904年8月1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一戶貧民家庭。
1925年,他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
這年9月,他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戰斗。冬天,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6年10月初,郭化若以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畢業,隨后留校擔任炮兵第2隊代理隊長。
圖|郭化若
因為成績太突出,蔣介石曾兩次調郭化若擔任其秘書,但都被郭化若以“軍人應當戰死疆場”為托詞拒絕了。
1926年11月,郭化若擔任中央軍政學校武漢分校炮兵大隊第2隊隊長。
次年11月,他赴蘇聯留學,之后進入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
1928年,郭化若得知朱德和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立即找到校長,想要退學回國。
圖|毛主席和朱德
校長對他的行為很不解,還嚴厲訓斥了他,并關他禁閉。
即便如此,郭化若態度依然堅決:“關了禁閉也要回國!”
1929年春,郭化若到上海向黨中央報到,并要求去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后,他一路輾轉抵達福建龍巖,參加了紅4軍,還并被任命為紅4軍第2縱隊參謀。
圖|朱德
郭化若展現其軍事才華是在漳平戰斗中。
戰斗結束那一晚,他被紅4軍前委任命為2縱隊參謀長,戰斗中接任2縱隊隊長。
與此同時,紅4軍軍部缺一位參謀處長。
這一職位非常關鍵,是司令部作戰指揮的具體負責人,需要在軍首長身邊工作,還要掌握大量核心機密。
根據毛主席的建議,郭化若被任命為參謀處長,并開始在毛主席、朱德身邊工作。
圖|毛主席
1929年12月,古田會議召開之前,郭化若曾贏得過毛主席一次表揚。
毛主席交給他一個任務,讓他寫一份材料,分析一下紅4軍存在的問題。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郭化若熬了好幾個通宵。
最后,他把自己對紅4軍的所見所聞都寫上了,還列舉了好幾條表現、危害以及原因,解決方法等。
毛主席看到材料后,非常高興,連連稱贊:“很好,有見解!能力強!當個師長不成問題!”
圖|郭化若
1930年9月,紅一方面軍第二次攻打長沙久攻不克。
戰后,毛主席分析原因,一針見血指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敵之工事歐式的重層配備,鐵絲網、壕溝等計八九層,而我軍只有肉搏沒有重炮破壞敵之工事。
郭化若看到毛主席精辟的分析,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建一支我們自己強大的炮兵和工兵。
隨后,郭化若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深入安源礦工做籌款和擴大隊伍工作。
圖|安源礦工
郭化若驚奇地發現,有些工人不僅懂爆破,還能制炸藥。
他眼前一亮,有了一個想法:組建一支自己的工兵隊伍。
郭化若立即將這一想法匯報給了毛主席和朱德,毛主席開心地說:“打長沙鑰匙有爆破組開路,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們應當組織礦工入伍,組建自己的工兵隊伍。”
朱老總接著說:“要得!要建立一個能能炸碉堡、能挖防空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工兵隊?!?/p>
圖|工兵隊
按照毛主席和朱德的指示,郭化若開始著手組建工兵隊。
他和工會同志一起挑出140多個既懂爆破技術,又自愿參加紅軍,思想基礎不錯的工人。
隨后,郭化若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很快,由工人們組成的工兵隊短時間就掌握了許多技術,還學到了必備的軍事知識和殺敵本領。
攻打吉安城時,工兵隊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架云梯、炸碉堡,工兵隊樣樣精通。從此,紅軍隊伍里就有了工兵。
郭化若深知,如果我們紅軍自己有無線電通訊隊,就意味著紅軍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
圖|無線電通訊隊
每次作戰命令發出后,郭化若都會特別注意各部隊手機敵人的無線電臺和技術人員。
很快,第一次反“圍剿”時,我軍就繳獲了敵人一部電臺,還俘虜了10名無線電人員。
遺憾的是,電臺壞了,只能收不能發。
郭化若得知后,立即要求將電臺送到紅一方面軍總部。開始,俘虜們不敢說話,郭化若就一個個談話,宣傳我黨正冊。
經過耐心細致的工作,這些無線電人員都愿意留下黨紅軍,其中就包括王諍。他不僅懂報務,還懂機務。
1931年1月3日,寧都東韶戰斗中,紅軍又繳獲一部完整的收發報機。
經過深思熟慮,郭化若向毛主席建議,組建自己的無線電通訊隊。
1月中旬,經過批準,我軍無限電通訊隊正式組建,由王諍擔任隊長,一共100多人。
這就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支無線電通訊隊。
圖|王諍
后來,郭化若還在延安組建了我軍第一所炮兵學校:延安炮兵學校。
他創造性提出炮兵軍事教育教授的8種方法,培養了大批炮兵。
賀龍稱贊郭化若“我軍大大的功臣”。
1939年1月至1940年2月,中央軍委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開班第一期參謀訓練隊。
為表重視,毛主席派郭化若主授《戰略學》課程,還對負責人說:“你們放心,郭化若教得和我差不多,甚至超過了我!”
抗戰全面爆發,郭化若先后發表了《赤壁之戰及其對民族戰爭的啟示》《齊燕即墨之戰的初步研究》等文章,闡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性,以古鑒今地指出“團結存、分裂亡”的道理。
圖|郭化若
之后,他還寫了4萬多字的《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文,不僅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主席還讓他在“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專門演講。
郭化若的這篇論文影響頗大。
有一次,周總理從重慶回延安,告訴郭化若:“有些國民黨軍官向我打聽《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的郭化若是何許人也?是不是和郭沫若是兄弟?
我說,他是我黨毛澤東同志的軍事高參,和郭沫若沒有親戚關系,但他在我國軍事理論界的地位應該和郭沫若在革命文學尚的地位相當。”
圖|周總理
之后,郭化若的名字就和《孫子兵法》緊緊聯系在一起。
1946年7月初,郭化若到達山東臨沂,被任命為魯西軍區副司令員。
次年8月,他趕赴第六縱隊就任副司令員。
1948年,淮海戰役拉開序幕。郭化若率領第四縱隊參加40多次大小戰斗,殲敵72000余人,還活捉了杜聿明。
1949年,2月9日,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郭化若擔任第九兵團黨委書記。
之后,郭化若接到任務,要求深入開展形勢教育。
郭化若所領導的偵察工作在了解敵情、里應外合方面深入細致。
圖|《渡江偵察記》電影劇照
轟動20世紀50年代的電影《渡江偵察記》,就是根據第九兵團第二十七軍先前大隊的事跡為原型創作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郭化若擔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司令員、解放軍第8兵團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公安軍司令員等職。
1952年,軍隊評級時,郭化若被評為副兵團級。
1955年9月,郭化若被授予中將軍銜。
圖|郭化若
盡管郭化若參加革命較早,但早年長期在軍隊機關院校工作,擔任軍政主官的時間較短。
所以,他才會在授銜時被授予中將軍銜。
1973年12月,郭化若擔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毛主席親筆指示,要他對所著的《孫子今譯》寫一個批判吸收性的序言,重新出版。
毛主席的批示讓他欣喜若狂,他當即賦詩一首。
1978年,郭化若又對《孫子今譯》進行了改版。他開創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孫子兵法》,開創了先河,他也是當時最有影響的《孫子兵法》研究專家。
圖|毛主席
郭化若受毛主席影響很深。
有一次,助手吳如嵩幫他寫一個材料,郭化若看了之后,幾乎對全文都做了修改,最后只剩下幾個字。
吳如嵩說:“郭副院長,稿子您幾乎全都改寫了,何必還留這幾個字?您老多費事啊!”
郭化若笑著說:“我這是從毛主席那里學來的,這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有一次,我看到毛主席修改別人的一篇文章,一頁只剩下一個‘的’字,即便如此,還留著?!?/p>
1995年11月26日,郭化若去世,享年91歲,江澤民為他親筆題寫“一代儒將”的墓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