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19時許,隨著一聲清脆的合閘聲,富蘊縣庫額爾齊斯鎮賽爾江西路社區金蘊小區居民木拉提·蘇萊曼家中的電燈重新亮起。橘黃色的光暈穿透暮色,照亮了木拉提老人喜悅的面龐。
“可算亮啦!”木拉提老人緊緊握住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富蘊縣供電公司城區供電所客戶經理哈迪·夏力甫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來,當天下午老人家中突然斷電,下樓時正好碰上在小區走訪的哈迪。哈迪一聽,立刻跟著老人上樓查看,經檢查是漏電保護器損壞。哈迪迅速更換,并細致地將老人家中的線路檢查了一遍,之后,他還耐心給老人講解安全用電知識。
“這種事經常會有,真不算啥。”哈迪輕描淡寫地說。但在這份淡然背后,藏著無數暖心的故事。
時間回到3月24日,富蘊縣庫額爾齊斯鎮賽爾江東路社區熱鬧非凡,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阿勒泰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阿勒泰供電公司”)“扶一把 愛心工作室”正式掛牌。這標志著阿勒泰地區首家以電力服務為紐帶,融合公益幫扶的綜合性平臺誕生,為當地的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事業注入了新活力。
工作室的發起人正是哈迪。
自1998年成為一名基層電工開始,哈迪便踏上了他的“光明之路”。他翻雪山、穿戈壁,為偏遠農牧區的牧民檢修電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電力人的責任與擔當,被當地牧民親切稱為“點亮哥”。
2008年的一個極寒冬夜,阿勒泰地區遭暴雪侵襲,氣溫降至-40℃,富蘊縣克孜勒希力克鄉江喀拉村牧民巴特爾·木哈麥提家的電路,因積雪重壓而出現故障。剛結束12小時搶修任務的哈迪接到求助電話后,毫不猶豫地抓起工具包,沖進風雪中。由于積雪過深車輛無法通行,他徒步兩個小時,艱難抵達巴特爾家,順利修復電路。燈光亮起瞬間,巴特爾滿含感激,“點亮哥”的稱呼就此傳開。
哈迪的善舉并非僅此一樁。他總在工具包里備著糖果、應急藥品和零錢,用來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無論是為獨居老人更換老化電線,還是為牧民家改造電路,哈迪的身影始終活躍在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地方。
哈迪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眾人拾柴火焰高。2016年,他與富蘊縣克孜勒希力克鄉雜貨店老板哈杰提·祖爾帕力亞共同發起成立了“扶一把”慈善協會。誰能想到,這個最初用紙箱改裝而成的捐款箱,在近10年的時間里,竟發展成為一個公益品牌。截至目前,該協會已募集善款200余萬元,幫扶了200余個家庭,還吸納了200余名志愿者。
國網阿勒泰供電公司黨委黨建部(黨委宣傳部)主任肖屹說,公司關注哈迪的慈善行為已久,希望通過設立“扶一把 愛心工作室”,將這些零散的善舉系統化,實現集團化運作、規范化管理和品牌化發展,讓更多人受益。未來,工作室將圍繞“扶電路、扶生活、扶心靈”三個方面展開工作,不僅提供電力維修、設備捐贈和節能改造服務,還將針對困難家庭建立“需求清單”,開設“電力愛心超市”,組織志愿者為孤寡老人提供陪伴服務,開設“電力課堂”普及安全用電知識等。
近3年來,國網阿勒泰供電公司累計投入7.26億元實施農配網升級工程,夯實電力基礎設施保障;構建“電力+”服務體系,通過開展技術幫扶、校企合作等方式,進行專業賦能;同步推進捐資助學、電力科普等民生工程,組織百余次志愿活動,累計捐款超20萬元。
如今,哈迪依然奔走在基層一線,而在他的身后,已集結起一支龐大的“追光者”隊伍。“當我點亮第一盞燈時,沒想到光能傳得那么遠。”哈迪望著遠處綿延的輸電線塔感慨道。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張婷
通訊員:古麗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