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黃山4月15日電 (記者汪思源)4月15日上午,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學院、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舉辦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世界遺產保護與管理官員研修班黃山現場教學班開班。來自肯尼亞、埃及、泰國等9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近40位自然遺產保護官員參加現場教學活動。這是該研修班連續第三年選擇黃山作為現場教學點。
在開班儀式上,黃山風景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新虎致辭并作《世界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黃山實踐》主旨報告。他表示,作為全球8個同時擁有世界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三大國際品牌的保護地之一,獨具特色的“黃山模式”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經驗做法,通過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有機統一,不僅使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各類國際評估中獲得積極肯定,更為全球同類遺產地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我們期待與各國朋友構建‘保護共同體’?!睏钚禄⑻貏e提及黃山在數字化監測、生態修復等方面的創新技術,拋出合作橄欖枝,“黃山愿成為各國遺產保護的試驗田與合作樞紐”。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學院帶隊負責人石焱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教學實為“履約之行”——2023年黃山作為中國“云教學”遺產地,曾為10國百余名官員開展線上培訓,當時便約定“下次要帶大家親臨黃山”。希望學員們能夠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積極參加各項學習考察活動,認真思考如何將黃山的管理經驗運用于本國自然遺產的保護。遺產的保護與管理需要加強國際合作,鼓勵各位學員與黃山積極探索開展多雙邊合作的可能性,互學互鑒,共同提升保護管理能力。
“當屏幕里的奇松云海真實展現在眼前時,我們更深刻理解了保護的價值?!眮碜园<碍h境部的穆罕默德·阿卜杜·薩米·阿布巴克爾代表學員表示,本次研修班為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遺產保護管理人員搭建了知識共享、經驗互鑒的重要平臺。通過交流創新解決方案,他們將努力深化國際合作,共同守護這些不可替代的人類瑰寶。要以此為契機,構建跨國協作網絡,匯聚智慧力量,為自然遺產保護事業注入新動能。
研修班在延續2024年沉浸式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特別增設了“黃山遺產保護管理職能部門負責人與學員面對面”交流環節。座談會上,各國官員與黃山管委會數字化管理、資源保護、遺產監測、旅游發展、應急救援等業務部門負責人展開熱烈討論,圍繞古樹名木保護、智慧監測系統應用等具體案例進行深度對話,現場互動頻繁,在不同語言交織中碰撞出遺產保護的創新火花。
黃山自2023年起成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世界遺產保護與管理官員研修班指定教學基地,已累計為23國培訓遺產保護官員超200人次。
(方媛亦對本文有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