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成都4月16日電 題:馬來西亞“乒乓姑娘”:成都是我另一個家
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
“7年前我不知道‘少不入川’,更不知道何為‘天府之國’,竟以為在成都求學是離開‘舒適圈’。”16日上午,馬來西亞“乒乓姑娘”鄧薏琳來到四川省乒乓球協會,為小朋友分析運動數據,制定訓練計劃。鄧薏琳說,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她計劃回成都工作,因為這里不僅是她第二個“舒適圈”,也是她另一個家。
鄧薏琳曾是馬來西亞乒乓球國家隊的一員。熱愛乒乓球的她完成高中學業后,來到將乒乓球譽為“國球”的中國繼續深造。她以優異的成績在成都體育學院小球系取得學士學位,隨后又成為一名清華大學體育學專業研究生。在中國求學的7年,鄧薏琳參加了多個乒乓球賽,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
2023年,鄧薏琳在成都街頭。 程登科 攝
“中國很多名勝古跡的背后,都承載著一段厚重且精彩的歷史,越了解她們,越覺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鄧薏琳說,中國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十分迷人。馬來西亞游客在中國旅行時放慢腳步,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談及選擇定居成都的原因,鄧薏琳說,除了成都安逸巴適的生活,還因為這里有她非常珍惜的老師朋友,以及大量馬來西亞“蓉漂”、游客。
2023年12月,中國與馬來西亞互免簽證政策正式實施,兩國游客來往更加頻繁。“一生總要去次成都吧”成為馬來西亞網絡上的熱詞,“成都街頭‘長’滿馬來西亞人”一度在成都人的朋友圈“刷屏”。2025年,成都一家以馬來西亞入境游為主的旅行社甚至在一個月內就接待了上百個馬來西亞來蓉旅游團。
“去年我有四五批馬來西亞親友來成都旅行,有的來成都已經不止一次了,感覺他們不像出國旅行,更像是走親戚‘串門’。”鄧薏琳說,近年來有大量馬來西亞博主在互聯網分享了成都旅行攻略,幾乎每座馬來西亞城市都有川菜店。成都的美食、美景對馬來西亞民眾而言不再陌生,而成都的馬來西亞餐廳也越來越多。
近年來,鄧薏琳為她的馬來西亞親友定制過多份成都旅行攻略,通常會包含兩個地方——武侯祠與金融城。武侯祠既能體驗在馬來西亞“圈粉”無數的三國文化,也能體驗成都人喝茶發呆之樂。“而金融城可直觀感受成都的快速發展,是‘中國機遇’的具象化。站在金融城雙子塔下,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不過今年他們的成都旅行攻略要更新了,那就是8月來成都看成都世運會。”鄧薏琳說,作為體育生,她明顯感受到了成都在成都大運會后體育場館建設、賽事組織能力的提升。期待今年8月,全世界的運動員、體育愛好者相聚于此,感受成都在美食美景之外的體育魅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