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閩南”,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地區不太了解,但說到“簪花”,相信大家就懂了。
簪花雖然是旅游圈的后起之秀,但泉州蟳埔村的非遺簪花文化可是真真切切火遍了大街小巷,出來游玩的旅客紛紛頭戴簪花,一世漂亮。
簪花文化火了后,國內廠商們都借著該非遺來推廣國風文化,比如網易旗下《逆水寒》手游在前陣子推出了新地圖“瀾都”,就是以海上絲綢之路泉州的閩南文化為原型,城市內NPC和建筑風格都透露著濃濃的閩南民俗風味。
隨手翻看社交平臺,全都被“逆子真的在用心宣傳國風文化”類似的帖子淹沒:
然而在下方的評論區中,卻看到了不和諧的聲音,有人認為“閩南不算過分,敦煌這種才算”并且給出的理由是白衣飄飄才是國風……
該網友的評論引來無數網友的吐槽,“閩南難道不是中國的嗎?”、“閩南不是國風,是要開除國籍了?”
面對該網友的質疑,福建人紛紛發聲支援逆水寒。雖說很少看到游戲中出現福建的民俗文化,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福建就被設立了“閩中郡”,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地盤,不管從什么角度來說,福建的風格都配得上一句“中國風”。
還有霞浦當地的玩家站出來感嘆,誰懂在逆水寒游戲的新地圖中看到“瓊霞浦”的海灘時,那種心情?
江西的玩家也站出來支援“江西人在玩逆水寒的時候 也很感動,磁州、三清山、桃溪村都有江西的元素,而且游戲的主角之一葉問舟也是江西人。”
敦煌玩家趕到現場,表示雖然是外地人,但是看到閩南的人文風情都感覺很新奇,中國每一個地方的特色都是不一樣的,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看到大家抱團為逆水寒發聲,真的讓人好感動,玩家們因為一款游戲相聚,在這里享受中國廣袤大地的不同特色風俗人情。
說真的,逆水寒游戲中有大量的民俗、國風文化,比如汴京是以北宋最出名的畫作《清明上河圖》的構圖1:1還原汴京虹橋風采。
杭州的河坊街是最熱鬧的地方,西湖美景也都是復刻自現實杭州景點,還有杭州著名寺廟靈隱寺,玩家還可以在游戲里賽博上香祈福……
再說到引發爭議的瀾都地圖,這里閩南文化濃郁,NPC操著一口地道的閩南口音,街邊賣的蚵仔煎、土筍凍、四果湯和面線糊等,也都是閩南當地的特色佳肴。
在4月25日上線的新版本中,逆水寒還大力推廣國風民俗元素,以滿血版Deepseek為引擎設計卜卦NPC,他熟讀《窮通寶鑒》《三命通會》《淵海子平》等經典書籍,懂得八字、卦象、六爻、六壬、風水、萬年歷等專業玄學知識,玩家可以在游戲里找他賽博算命。
新版本還要推出國風新地圖“楓林小駐”;以《梁祝》為底的戲曲主題副本【蝶夢三折】,將戲曲文化與副本進行融合創新,甚至還要在主線劇情中搬來閩南的著名非遺文化皮影戲,真是要把中國文化元素拉滿!
那么,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又是如何看待逆水寒在游戲中推出國風文化這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