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月芹 10年前,依托小米快速崛起的九號公司(689009.SH),終于在2024年完成了“去小米化”:2024年營收142億元,前五大客戶中已經沒有了關聯方小米的身影——2023年以前,小米一直是九號公司的第一大客戶。
小米,再見
九號公司一度和小米關系密切,是小米生態鏈的重要成員之一。此外,九號公司成立早期,小米通過旗下投資機構People Better聯合紅杉資本、順為資本等向九號公司注資8000萬美元。2020年10月,九號公司上市時,小米通過People Better持股9.82%,順為資本持股10.91%。
業務上,早期九號公司為小米定制平衡車、滑板車等,且由小米獨家分銷。
2017—2019年,在九號公司的收入中,小米渠道貢獻的收入占比過半,高峰時這一比例超70%。
上市后,九號公司開啟“去小米化”動作,發力自主品牌。
九號公司一再降低對小米的依賴,至2023年來自小米的銷售額占比降至4.3%,但其仍然是九號公司的第一大客戶。
到了2024年,九號公司在財報中稱:前五名客戶銷售額中來自關聯方的銷售額為0元。其中,來自第五大客戶的銷售額為1.53億元,占九號公司年度銷售總額的比重為1.08%。這意味著,來自小米的銷售額已低于1.53億元。此外,九號公司管理層在財報中介紹經營情況時,也不再單列“小米定制產品分銷收入”。
針對九號公司是否已完成“去小米化”動作一事,經濟觀察報向九號公司、小米集團求證,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除了合作份額減少,小米也在持續減持九號公司,2024年12月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后,持股比例已低于5%,退出重要股東名列。
把電動車賣給小鎮青年 把割草機賣給外國人
從各產品收入構成來看,九號公司2024年電動兩輪車業務收入72億元,貢獻占比超7成;第二大業務是電動滑板車,占總營收約24%,同比下滑3%;增長最快的是割草機器人業務,收入8.61億元,同比翻了約2.8倍。
九號公司在國內和海外市場做了不同的產品策略:海外主賣割草機器人,同時把戰略重心向國內傾斜,下沉到中國三線以下城市及鄉鎮,把兩輪電動車賣給年輕人。
在國內,九號公司向下沉市場發力,截至2025年3月,九號電動線下門店突破7600家,覆蓋全國1200余個縣市,包括大量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市場。
2024年,九號公司的境內收入約84億元,占比升至6成,2022年、2023年該數值分別為43%、53%,且境內收入增速(55.62%)大幅高于境外(20.03%),是帶動全年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
境內收入增長主要來自電動兩輪車業務爆發,全年銷量約259.89萬臺,其中259.32萬臺來自中國區。
在海外市場,九號公司的增長重點從電動平衡車、滑板車轉向割草機器人。
2020—2022年,九號公司的境外收入占比在60%以上,靠電動平衡車、滑板車等在歐美共享出行市場殺出重圍,但2023年以后,海外共享市場從增量轉向存量,可供佐證的數據是九號公司的To B業務收入逐年下滑,導致境外增速放緩。
九號公司在財報中介紹割草機器人業務的市場前景:全球約有2.5億個私人花園,歐美地區占全球總量的72%。目前,市面上的割草機品類仍然以傳統的推式和騎式割草機為主,而能實現自動避障等功能的智能割草機器人市場正在快速增長。
不過,九號公司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是,割草機器人市場也開始“內卷”,面臨寶時得、富世華、科沃斯、追覓科技、松靈機器人等公司的競爭。
一位智能硬件行業人士解釋,割草機器人賽道不大,而且因為消費習慣問題,割草機器人的電商轉化率不高,更依賴線下渠道以及售后,所以小型創業公司的進入門檻挺高,目前主要是頭部玩家分割全球較大份額,馬太效應正在加劇。
陳月芹
可聯系:chenyueqin@eeo.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