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情總要用完了再走。生活中用不到,就用在精神觀念上。”
世事艱難,生活灰頭土臉,轉向精神世界尋求慰藉吧,精神的富足誰也奪不走。一條木心的文字和陳丹青的聲音搭建的“逃生通道”,即日開啟,邀君進入。
[商品]
木心《文學回憶錄》
·
1989年—1994年,木心客居紐約時期,開講“世界文學史”,忽忽長達五年的一場“文學的遠征”,每位聽課人輪流提供自家客廳,在座者有畫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從古希臘神話、新舊約,到詩經、楚辭,從中世紀歐洲文學,到二十世紀文學世界,東方西方通講,知識靈感并作,“金句”紛披。“講完后,一部文學史,重要的是我的觀點。”木心說。古代,中世紀,近代,每個時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統,藝術親人。
他以為今日所有偽君子身上,仍然活著孔丘;他激賞拜倫、雪萊、海涅,卻說他們其實不太會作詩;講到托翁墳頭不設十字架,不設墓碑,忽而語音低弱了,顫聲說:“偉大!”而談及薩特的葬禮,木心臉色一正,引尼采的話:唯有戲子才能喚起群眾巨大的興奮。
2012年,聽課學生陳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冊聽課筆記,共八十五講,逾四十萬字,結集成《文學回憶錄》。
這是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一部文學的福音書,一部民國的私人旁證。
?梁文道說:“他平視世界文學史上的巨擘大師,平視一切現在的與未來的讀者,于是自在自由,娓娓道出他的文學的回憶。”
位列豆瓣圖書TOP250,讀者評論,“文人論史的精彩之處就在于偏見。”
陳丹青《離題而談:〈文學回憶錄〉的回憶》
·
2024年,文學遠征再次重啟。
陳丹青首次梳理有關《文學回憶錄》的回憶,4季約200集,古代、中世紀、近代、二十世紀的文學。以聽課心得與文學之愛為錨點,離題而談交代他的藝術觀、文學觀與讀書心得。
是陪讀:陳丹青談課堂之上,如何講述、怎么記錄;
是對話:談課堂之外,說文學、藝術,也談談木心;
也是新回憶錄:關于木心未說出口的渴望、自卑與責備,關于民國、共和國早期的時代刻痕,還有無處不在的俏皮話。
置身文學,跳出文學,一起尋獲“小規模的博大精深”。
2冊布面精裝圖書+4季、200多集精制音頻節目。原價188+512,現僅420,包含陳丹青親筆簽名(簽于兌換音頻課程卡,僅限書課組合裝)?簽名版本數量有限,售完無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