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在新西蘭大家可能要“刷卡上廁所”?
01
維護公廁太貴
在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有個叫Ashburton的地方,議會最近正討論一個提案——公共廁所試行付費制度。
原因是因為這幾年廁所被破壞太嚴重了,加上廁紙被偷的事件層出不窮,實在讓人頭疼。
根據議會的統計,過去兩年里,光是修公共廁所就花了超過3萬紐幣。
不僅是墻被涂鴉、門被踢爛,更夸張的是,有人把一大卷一大卷的廁紙偷走——16個大卷沒了,連紙巾盒都被破壞了。
發現君在新西蘭北島Dargaville Ward時,也在廁所拍到了被鎖住的廁紙,想必也是為了防偷。
你沒聽錯,連廁紙都有人偷,而且不是一張兩張,是整卷整卷拿走……
這筆維修錢,當然最后都由我們這些納稅人來買單,議員們看著這數字也是皺眉。
廁所確實挺燒錢的。
Ashburton議會披露的信息顯示:Ashburton區目前有42座公共廁所,光是清潔和維護,一年就要花掉超過60萬紐幣。
而破壞維修這一塊,光2022到23年度就花了22,924紐幣,之后稍微下降,但每年都要撥出7000紐幣的特別預算專門處理被砸、被涂鴉、被偷的“災后維修”。
02
學外國開始收費
提出收費建議的議員Rob Mackle說:“國外早就在用收費廁所了,而且很有效啊?!?/p>
這點確實說得沒錯,歐洲不少地方,上廁所都是1歐起步。
有人在德國,上一次廁所花了50元。
Rob Mackle還補充說:“你看我們每年花那么多錢修廁所,不如用這筆錢來裝幾把鎖,搞個付費系統,可能更省事?!?/p>
議會負責開放空間的工作人員Ian Soper也提到,其實新西蘭已經有一些收費廁所,比如Te Anau附近就有一個。
也有華人網友在蒂卡波小鎮遇到了付費廁所。
除了這里,Westgate、Taupo等地也陸續有廁所需要付費。
但他說也得注意:那個新建的收費廁所建起來后,不少人直接在旁邊的灌木叢里“解決問題”,也挺尷尬的。
有華人直言:自己遇到收費的廁所,會直接尿在廁所門口。
另一位議員Lynette Lovett也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現在誰還有硬幣啊?游客沒帶,小孩也不會帶,你靠投幣上廁所,不太行。”
她建議,收費廁所如果真要搞,一定得支持刷卡或掃碼。
不然排隊的時候,搞不好大家都在翻背包找零錢,那場面太搞笑了。
有網友拍過在歐洲的廁所收費閘機,支持信用卡、紙幣、硬幣,甚至可以找零。
要是新西蘭真的引進的話,希望不要只用在公共廁所上呀。
03
不止一處準備收費
對此,Ashburton的市長Neil Brown倒是覺得,現在不一定要馬上試點。
他說,鄰近的Mackenzie地區正在研究類似政策,我們可以先觀望一下,看看人家怎么玩的,再決定要不要跟進。
Mackenzie地區議會最近確實正在討論一項提案,擬在游客流量大的區域推廣收費公廁制度。
該提案將在Fairlie舉行的議會會議上審議,目前已提出四種方案,其中第三種方案最受青睞。
該方案建議:對主鎮之外、游客量大的部分抽水式公廁實行收費,同時繼續推廣二維碼捐款和實體捐款箱,以籌集維護資金。
若要推行,需議會批準額外的年度預算開支。
Mackenzie議會公共設施經理Craig Motley表示,過去三四年,議會陸續新建和升級了多處公共廁所,建設資金部分來自政府的旅游基礎設施基金。
然而,后續的清潔與維護費用高達每年65.5萬紐幣,相當于全區納稅人所繳地稅的3%。
目前Mackenzie地區大約有5600名納稅人,也就是說,每人每年約要承擔100紐幣用于廁所維護。
這邏輯倒也合理,畢竟新系統一搞就要花錢,還要改廁所設備,不如先看看別人“踩不踩雷”。
這個話題在新西蘭也引發不少爭議。
有人說:“上個廁所都要付錢,還讓不讓人活?”
也有人說:“不收錢的話,全民買單修廁所,不公平??!”
其實,廁所收費并不新鮮,世界很多城市早就有“用戶付費”模式,只不過怎么讓它公平、方便,又不傷害本地居民和游客的體驗,就要看政策的智慧了。
ref:https://www.1news.co.nz/2025/04/01/pay-to-pee-trial-proposed-in-ashburton-district/
https://www.thepress.co.nz/nz-news/360623486/spending-penny-push-user-pays-public-toilets-continues-mackenzie-distric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