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近日,從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利基金”)離職一個月的前總經理高貴鑫,已正式出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弘基金”)總經理助理,分管券商及創新業務發展部、養老金投資部,兼任養老金投資部總經理。
這位擁有25年金融從業經驗的行業老將,曾在華夏基金、大成基金等頭部機構任職,其職業動向引發市場關注
高貴鑫于 2022年12月加入泰達宏利基金(后更名為宏利基金),擔任公司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官兼財務負責人;2024年8月,外資股東方代表丁聞聰接任總經理職務后,高貴鑫轉任宏利基金首席信息官,逐步退出核心管理層。
另一方面,2024年以來宏利基金研究團隊也持續動蕩,原研究部總監張勛、原總經理助理兼權益投資總監劉欣、權益“臺柱子”王鵬已先后離場,4月11日,15年權益老將莊騰飛又“清倉式卸任”。
面對高管變動頻繁、核心人才持續流失的情況,宏利基金下一步棋會怎么走?
1
高貴鑫轉投天弘基金,
宏利基金六年四任總經理
3月7日,高貴鑫因個人原因從宏利基金離職;4月15日,已正式入職天弘基金,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職務,分管券商及創新業務發展部、養老金投資部,兼任養老金投資部總經理。
圖源:罐頭圖庫
天弘基金近年來吸引了不少資深人才,如2024年3月,行業老將、浙商基金前總經理聶出任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分管主動權益業務;2024年11月,螞蟻集團副總裁黃辰立出任天弘基金董事長等。
而擁有宏利基金任職與管理經驗的高貴鑫加盟天弘基金,或將在養老基金產品投研方面為其提供助力。
2023年底,宏利基金在給投資者的一封信中表示,實際控制人宏利金融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看好中國資本市場,未來宏利基金將圍繞“全球資產配置”“養老金融”等主題持續布局中國市場。
宏利基金的股東之一宏利投資也是全球領先的養老金專業服務機構,擁有強大的養老金管理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養老金咨詢服務和多樣化的養老金產品。
此外,作為行業內首批FOF、首批養老FOF的基金管理人之一,宏利基金自公募行業FOF產品籌備起至今,已深耕資產配置領域8年之久。Wind數據顯示,宏利基金旗下有5只FOF基金,規模5.2億元,其中四只涉及養老型基金。
其中宏利泰和穩健養老在173只同類產品中排名68位;宏利泰和養老在57只同類產品中排名26位;宏利養老目標2025一年持有、宏利養老目標2030一年持有在113只同類產品中分別排名87位、58位。
圖源:罐頭圖庫
而從宏利基金的角度看,公司管理層變動較為頻繁,六年多來已有四任正式總經理。
具體來看,2019年8月,擔任宏利基金總經理四年的劉建離職,由時任副總經理的傅國慶代任總經理;2020年5月,傅國慶正式擔任總經理。
2022年3月,傅國慶擔任宏利基金董事長,代任總經理;同年10月,汪蘭英擔任常務副總經理并代任總經理;緊接著12月高貴鑫正式出任公司總經理;2024年8月12日,宏利基金發布高管變更公告,丁聞聰擔任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
宏利基金方面表示,丁聞聰出任總經理,體現了宏利金融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持續投入,以及對高管團隊進行戰略性調整以適應市場變化和公司發展需求。
2
莊騰飛“清倉式”卸任,
繼任者能否扛起大旗?
管理層變動頻繁之外,宏利基金權益團隊也發生“動蕩”。
4月11日,宏利基金連發五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涉及莊騰飛、劉曉晨等多名投研人員。其中,15年老將莊騰飛退出在管的全部產品——包括宏利市值優選、宏利周期、宏利成長,并已在基金業協會完成注銷手續。
針對莊騰飛的離任原因,宏利基金公告中顯示為“工作安排”,但未披露具體去向,也沒有宣布調任公司其他職務。
莊騰飛為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2010年7月加入宏利基金,歷任于研究部,負責宏觀經濟、策略研究及金融、地產行業研究,曾先后擔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師等職務,是一名具有近15年證券從業經驗的老將。
在宏利基金的職業生涯中,莊騰飛先后管理過12只基金產品,以穩健的投資風格著稱,代表產品泰達宏利創金混合基金曾創造35.78%的年化收益,遠超同類平均水平
圖源:罐頭圖庫
根據基金2024年年報,莊騰飛此次卸任的3只基金,宏利市值優選營收1.88億元,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超4倍;宏利周期混合營收5443.92萬元,凈利潤4273.72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宏利成長實現收益1.74億元,利潤3.9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Wind數據顯示,莊騰飛自2019年起管理宏利市值優選,任職回報達41.16%,但近1年業績下跌2.53%;自2024年1月起開始管理宏利周期,任職回報為0.94%,近1年下跌近10%;自2025年1月底上任管理宏利成長,任職回報為-23.17%
圖源:Wind數據
針對莊騰飛管理宏利成長時間不足3個月即離場的情況,海南縱帆私募基金經理王兆江分析指出,“莊騰飛的投資擅長領域是紅利和周期,而科技股的強勢崛起,造成了市場對紅利和周期股的冷落。莊騰飛或許是觀察到這一點,所以在宏利成長上加大科技股配置,但一月下旬之后科技股進入了分化期,近期又遭遇了關稅沖擊,導致基金凈值大幅回撤。基金管理風格和時機的錯配,可能讓莊騰飛認為現在市場可控力較弱,預期悲觀,從而選擇了清倉。
莊騰飛卸任后,宏利市值優選和宏利周期由基金經理劉曉晨接手,孫碩則接任宏利成長的基金經理。
劉曉晨具備20年證券從業經驗,11年證券投資管理經驗,但2023年7月19日才加入宏利基金,曾任產品部顧問。包括此次接手的宏利市值優選和宏利周期,劉曉晨在管產品共5只,在管規模21.24億元。
在管產品中,宏利新起點表現較好,劉曉晨自2024年2月開始管理,任職回報13.98%,年化回報11.69%,回報排名868/2265。
孫碩2017年7月任職于宏利基金,先后擔任研究部助理研究員、研究員,具備8年基金從業經驗,目前共管理4只基金產品,管理規模34.02億元。
在接手宏利成長的同時,孫碩卸任宏利新能源管理職務,該產品自2024年1月開始管理,任職回報-9.54%,年化回報-7.6%,回報排名725/917。2024年,該產品營收-2542.7萬元,凈虧損3152.55萬元,較2023年虧損擴大680萬元。
圖源:宏利新能源2024年年報
而孫碩管理時間最長的宏利績優增長表現也不佳,任職回報-6.53%,年化回報-2.11%,回報排名688/2011。不過,2024年,該產品營收4118萬元,凈利潤3454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認為,繼任者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業績壓力,其次是投資風格的銜接問題,不同基金經理投資理念和風格各異,劉曉晨、孫碩需在短時間內理解并適應原基金的投資框架,同時融入自己的思路,這并非易事。
3
年內3位核心人才離職,
權益基金業績“冰火兩重天”
莊騰飛的“清倉式離任”并非孤例,2025年1月,宏利基金權益“臺柱子”王鵬也“清倉式卸任”6只基金,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王鵬2015年6月,王鵬加入宏利基金,并于2017年11月開始管理公募產品。2024年上半年,憑借對AI賽道的押注,王鵬管理的宏利景氣領航兩年持有以30.19%的年內收益率斬獲主動權益基金“半程冠軍”,其余5只基金也悉數進入業績前十榜單。
也就是說,2025年以來,宏利基金已流失王鵬、高貴鑫、莊騰飛三位核心人才。
圖源:罐頭圖庫
而把時間線拉長,宏利基金權益投資條線從2024年初開始就經歷了一場深度重構。2024年1月,原研究部總監張勛離職,加入鵬揚基金;2024年7月,原總經理助理兼權益投資總監劉欣“清倉式”卸任6只基金。
劉欣2011年7月加盟宏利基金,曾擔任產品與金融工程部高級研究員、金融工程部副總經理、金融工程部總經理、投資副總監。截至2024年7月30日,劉欣年內任職回報率為-12.64%,近一年、近兩年和近三年的任職回報率分別為-19.68%、-32.12%和-41.51%。
此外,根據宏利基金產品募集說明書,劉欣、王鵬等離任后,宏利基金權益投決會已從2022年傅國慶、劉欣、王鵬、張勛、吳華、莊騰飛6人,縮減至汪蘭英、李坤元、孟杰、莊騰飛、張曉龍5人,如今莊騰飛離任標志著全員“換血”。
支培元指出,“在投研體系上,團隊成員變動可能打亂原有的研究分工和協作模式,影響信息傳遞和決策效率,降低投研質量;此外,頻繁的人員變動會給外界留下不穩定的印象,不利于公司在市場中樹立良好品牌形象。”
圖源:罐頭圖庫
宏利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走過近23年發展歷程,公司管理規模仍未突破千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15日,其在管產品總規模為918.01億元,較2023年同期702.68億元,增幅30.64%。
從產品結構上看,債券型基金是宏利基金的主力產品,當前在管產品21只,規模為494.13億元。此外,宏利基金還有3只貨幣型基金,規模為204.26億元;1只國際(QDII)基金,規模15.44億元。
權益類產品業績則呈現“冰火兩重天”。
具體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宏利基金權益類基金產品共有39只,但規模不足200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規模87.69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111.3億元。
宏利基金旗下9只股票型基金中,有2只成立不到半年,近三月收益率為負;剩余7只產品近一年1只收益率為負,近三年全部告負;30只混合型產品中,近一年回報率最高的產品宏利復興偉業,收益為33.64%;最低為宏利周期,回報率為-9.76%。
圖源:Wind數據
此外,30只混合型產品中有7只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包括宏利創益A、宏利半導體產業A、宏利全能優選A、宏利新起點A、宏利醫藥健康A、宏利消費行業量化精選A、宏利領先中小盤。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近幾年宏利基金核心管理層頻繁更迭,公司治理結構持續不穩定,加速了投研團隊的流失,導致業績較差,公司短期面臨規模縮水、投資者信任危機和戰略調整的多重挑戰,若不改善,在行業競爭中可能加速邊緣化。”
你認為宏利基金高管變動頻繁、研究骨干流失與哪些因素相關?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