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到一位老者在談論書法,他說:歐楷是最好的楷書,要是想學書法那就一定要學歐楷,顏真卿、柳公權都學過歐楷,最后成為大家的。他的這番話看似主觀,但是卻耐人尋味,其中有幾點非常值得探討。
第一就是歐楷是最好的楷書,這個論斷似乎自古有之,歐陽詢被稱為楷圣,《九成宮》也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但是這種論調基本都是宗歐者提出的,并且這些人在書法藝術水平上并不突出,倒是一些言論顯得頗為武斷,引起后人的注意。
楷書從當前的觀點應該分為幾種,魏晉楷書、魏碑楷書和唐楷,唐及唐以后的書家基本都遵循唐楷。
這三種楷書各具特色,魏晉楷書以韻致為上,魏碑楷書以形質為上,唐楷以法度為上,就書法境界來論,魏晉楷書當屬最高,書法最終還是要以韻致為上。
即便在唐諸名家中,歐書算是對前朝的延續,顏楷才是真正的創新,也有很多人將《麻姑山仙壇記》奉為天下第一行書,可見書壇的天下第一往往充滿個人崇拜色彩,稍欠公允。
第二就是認為歐楷最好,就一定要去學歐楷,這種觀點非常符合國人貪婪的性格,要學就學最好的,不管是否適合自己。
書法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追隨古人,而是要寫出個性,找準適合自己的范本基本就成功了一半,盲目的跟隨他人所謂最好的東西,如果不適合自己也只能是在走彎路。
還有很多人認為學無所成一定是努力不夠,這對于技術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對于藝術來說卻非常普遍,藝術是需要一定天賦和修養的,單純的努力訓練技術是無法踏進藝術殿堂的。
很多人無法分清藝術和技術,認為書法只要不斷臨帖就一定能夠成為書法家,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錯誤認知,很多人最終都是倒在這條坎上,埋頭臨帖忽視了書法以外的歷練,最終也只達到寫的挺漂亮的程度,難以成長為真正的書法家。
第三就是認為歐陽詢以后的人都學過歐,甚至認為顏柳都學過歐,這種觀點也很普遍,其實并無史據支持,也無鑒定論證,只是人們對歐極度崇拜的假象而已。
從顏真卿最早的書跡《王琳墓志》可以看出濃厚的褚書印記,卻毫無歐書影子,說顏真卿學過歐只是一種無端猜想,即便顏真卿真的學過歐,從顏書各個階段的風格來看,他也將歐拋棄的無影無蹤了。
書法學習當中,喜好是第一標準,喜歡誰就去學誰,這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認為只有學歐才能幫助書法學習,顯然是十分錯誤的觀點。
且不論這種觀點有多么偏激,單看古人宗歐者確實眾多,但是成為大家者又有幾人,能夠引領時代書風的書家當中,宗顏者明顯多于宗歐者,認為學歐能夠幫助書法學習顯然是難覓實證的。
不過這并不代表著歐不可學,但是學歐者應該在學習之初就明確自己學習的方向,學習書法并不是單純的學習一門藝術,而是要通過學習書法來修身養性,也就是改變自己。
所以想要學歐者先要領悟歐書代表著何種品格,然后在學習中去塑造自己這樣的品格,最終才能夠達到人書合一的境界。如果學歐書僅僅是因為認為歐書是最好的楷書,那么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