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關稅戰”的關鍵時刻,哈爾濱公安局發布通告,對3名美國特工懸賞通緝,經過長期數據溯源,這三人隸屬于美國國家安全局,參與并實施了對哈爾濱亞冬會的網絡攻擊活動。
這是中國第一次指名道姓指控美國具體機構對中國實施網絡攻擊的細節,中方機構配發了一篇約1500字的通稿。從通稿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中美網絡攻防戰里的真實秘密。
首先,美國特工也就是官方黑客的手段并非神乎其神。
美國官方黑客的攻擊方式,無非也就是掃描漏洞、短時高頻定向檢測攻擊、嘗試探測文件路徑攻擊等等常規手法,甚至連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密碼窮舉也用上了。稍微有些技術含量的,也就是掃描嘗試未知漏洞“盲打”,有一點技術含量,但是不多。這證明了美國官方黑客也并非“天神”,可以任意進出,也是受局限的。
另外,中方首次報道了美方向中方多個使用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設備發送未知加密字節,疑為喚醒、激活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提前預留的特定“后門”。
這也是首次公開報道抓取美方疑似喚醒Windows操作系統“后門”的信息,但這也為中方提高警惕性和網絡防御提供了明確指引。
最后,中方技術團隊不僅完全掌握了美國官方黑客對中方網絡系統的進攻,堵塞了漏洞,還反攻進入到美方的系統里,把后臺實施網絡攻擊的美方官方黑客給起底了。這無疑標志著中國在對美國網絡攻防戰的完全勝利。
近些年,美國對我國發起的網絡攻擊和竊密行動曾多次被曝光,最典型的一起應該就是2022年西北工業大學師生電子郵箱遭到木馬攻擊,我國安全技術團隊經過調查后成功鎖定了美方的網攻工具和服務器坐標。
而這次我國技術團隊的溯源調查比之前更進一步,不僅將攻擊源頭鎖定至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更是精準定位到美方三名特工身份,并揭露其多次參與對中國企業的網絡攻擊行動。
這也是此次我國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的意義所在——這應該是我國首次將美國網絡攻擊行動,從具體機構溯源至個人——這一細節表明我國已經具備了對復雜網絡攻擊鏈路的多層穿透溯源能力,通緝令既展示了“以攻促防”的邏輯,同時也是對美國“長臂管轄”的一次反制。
美國國家安全局大樓
3名隸屬于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官方黑客特工,姓名分別是: 凱瑟琳·威爾遜、羅伯特·思內爾、斯蒂芬·約翰遜。實施此次網絡攻擊行動的組織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信息情報部數據偵察局下屬的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Office of 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簡稱“TAO”,代號S32)。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局”并非其他國家的同名機構,不是反間諜機關,而是網絡信息攻擊機構。這是美國網絡攻擊戰的主力部隊,專門用于實施特定入侵,可謂是美國官方黑客的王牌部隊,但在與哈爾濱市公安局的較量中,美方還是敗下陣來,連老窩都被中方淘了。可見,中國在隱秘戰線打了個漂亮仗。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中方發布的這個通緝的象征意義重大,讓敵人膽寒,讓國人振奮!
希望隨著新技術的應用,中國可以在規則制定、技術標準、全球治理等層面發出更多的自己的聲音,逐漸結束美國的網絡“單向透明”霸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