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應急管理部舉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季度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情況,解讀《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并介紹安全生產有關重點工作進展。
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汪崇鮮介紹,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產考核巡查一季度明查暗訪已經結束,共排查各類問題隱患5800多項,其中重大事故隱患188項。巡查中發現一些企業在粉塵涉爆場所設立辦公室、一些在建項目“未審先建、未驗先用”、餐飲企業違規使用“問題瓶”“問題軟管”“問題灶具”、生產經營場所加裝防盜窗、防盜網影響疏散等問題。
▲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汪崇鮮
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汪崇鮮表示,最近,國務院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帶隊組成了22個中央安全生產考核巡查組進駐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一季度安全生產明查暗訪。各考核巡查組堅決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有關要求,將明查暗訪和專家指導服務有機結合起來,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結合群眾反映和職工報告的隱患等線索深入開展核查。初步統計,共排查各類問題隱患5800多項,其中重大事故隱患188項。
汪崇鮮介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共性問題:
一是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質效還不高。一些企業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包括一線操作人員對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學習不夠、掌握不夠、對照檢查也不夠,在風險隱患辨識方面能力不足,重大事故隱患自查自改不到位,特別是一些明顯的重大事故隱患長期存在卻排查不出來。比如,一些企業在粉塵涉爆場所設立辦公室,一些在建項目“未審先建、未驗先用”,個別企業動火作業人員沒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違規動火電焊,一些人員密集場所消防設施缺失、失效。還有的偽造安全生產許可證、非法生產危險化學品,重大事故隱患觸目驚心,發生重特大事故的風險非常高。
二是一些重點專項行動推進有差距。個別地區在開展重點行業領域“一件事”全鏈條專項整治工作上仍存在薄弱環節,比如:個別地區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不徹底,燃氣經營單位入戶安檢流于形式,餐飲企業違規使用“問題瓶”“問題軟管”“問題灶具”等問題仍然存在,而且比較多。個別地區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不扎實,不同程度存在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等問題隱患。一些地區開展暢通消防“生命通道”工作不到位,占堵疏散通道,生產經營場所加裝防盜窗、防盜網影響疏散等現象依然比較突出。
三是非法違法行為屢禁不止。有的監管執法部門現場檢查的針對性和專業性不強,特別是在打擊非法違法行為、查處重大事故隱患上“寬松軟虛”。有的部門沒有深刻吸取重特大事故教訓,同類問題常治長存,缺少“治本之策”。有的部門間缺乏信息共享機制,審批、監管“兩張皮”,沒有形成監管合力,導致漏管失控。有的面對職能交叉或監管空白的問題,缺乏主動向前一步的責任心。
汪崇鮮表示,下一步,將對明查暗訪發現的問題,向32個省級安委會“一省一單”印發督促整改函,進一步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對典型案例進行“解剖麻雀”式分析,查找深層次原因,發現共性問題,會同國務院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研究提出加強和改進這些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治本之策”。強化問題隱患警示曝光,協調媒體對典型問題隱患及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集中報道,持續加強警示教育,形成有效震懾。
紅星新聞記者 劉亞洲 付垚 北京報道
編輯 包程立 責編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