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九部門于日前正式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驅動教育系統性變革,重點推進教育大模型建設、多模態語料庫完善及數字化教育資源體系重構。該政策通過技術賦能教育全要素升級,構建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及終身教育的全鏈條數字化生態,支撐教育強國建設目標。
《意見》指出,需加快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研發進程,完善教育領域多模態語料庫,構建自主可控的高質量數據集。同時,強化算法安全評估機制,確保技術應用符合主流價值導向。在應用層面,將重點布局思政教育、科學教育、心理健康及基礎學科等領域的垂直大模型開發,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場景創新,促進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
針對課程與教材體系改革,《意見》提出深化知識圖譜與能力圖譜建設,推動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及教學體系的智能化升級。具體措施包括統籌大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一體化發展,建設高校通用型與特色化結合的通識課程,優化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設置,并鼓勵開發人工智能專題課程。此外,政策要求制定數字教材建設標準,研發示范性精品數字教材,支持多方參與教材開發。
基礎設施升級被列為關鍵任務之一。文件明確要求推進IPv6規模部署,優化教育專網建設,推動公共網絡、算力資源向教育場景傾斜。同時,建立區域及高校算力資源共享機制,普及教學智能終端,完善智慧校園標準化體系,為教育數字化提供底層支撐。
教育部表示,該政策是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重要舉措,通過集成化、智能化、國際化路徑,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速形成終身學習體系。未來將重點關注數據治理、算法安全及倫理規范,確保教育數字化進程的可持續性與安全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