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省呂梁市的高家正舉辦著一場獨特的婚禮。
只見11個女孩身穿一模一樣的紅色短袖,手拿扇子排成一列,中間站著婚禮的主人公——打扮得光鮮亮麗的新郎和新娘。
原來,這11個女孩都是新郎的親生姐姐,高家的父母早就希望能生個兒子傳宗接代。
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他們對于兒子的執念格外深刻。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交了無數罰金。
不知渡過了多少東躲西藏的日子,這才在47歲那年,生下了心心念念的兒子,也就是高家的老十二——高浩珍。
如愿以償的夫妻倆真的將這個兒子當做了掌上的珍寶,而11個姐姐也十分疼愛這個弟弟。
她們幾乎都早早地輟學打工,省吃儉用將工資寄回家中,希望父母和弟弟能過得好一些。
一晃十幾年,弟弟長大成人也該結婚,幾個姐姐于是合伙湊錢32萬,為弟弟購置了一套新房,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這件事在網上傳播,引起網友們的熱議:“生了十一個招弟,終于生下了一個耀祖。”
大家都認為,這純純就是“扶弟魔”行為,用十一個姐姐的資源,喂養一個弟弟。
然而面對網友的質疑,姐姐們的話卻令人唏噓:
“爸爸媽媽并不重男輕女,他們對我們一視同仁,買房子這件事我們都是心甘情愿的。”
代際創傷的傳遞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了莫言的《豐乳肥臀》中的情節:
上官呂氏是一個深受重男輕女思想之害的兒媳婦,在夫家眾人的壓力之下一連生產八次;
拼盡全力才在最后一次產下一對龍鳳胎,有了兒子上官金童。
可就在公公丈夫慘死,婆婆瘋癲之后,她也延續了重男輕女的思想,將金童看作是掌中寶,嬌慣著他吃奶水直到九歲。
而上官呂氏的其他八個女兒雖然對母親偏愛金童有著深深的不滿。
但是她們的潛意識中也還是認為金童才是家里最值得被愛護的,也是母親最重視的人。
接受著重男輕女思想毒害的人,最后卻也成為了對下一代繼續這種思想的加害者,代際創傷于潛意識中不斷傳遞的威力可見一斑。
在心理學中,代際創傷通常源于家庭之中未被解決的情緒情感問題,這些創傷被無意識地傳給了下一代。
這些未被解決的問題可能導致個體的強迫性重復。
即在生活中和面對人際關系時無意識重復創傷經歷,試圖以這樣的方式來緩解心中的矛盾和痛苦。
心理學學者加利.阿特拉斯認為,代際創傷會改變先輩們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狀態;
以碎片化的自我、無法解釋的身體癥狀和家庭秘密的形式在后輩心中留下痕跡。
就像一個經歷了家庭暴力的男孩,當他沒有受到外界信息的矯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仍會下意識考慮去用暴力解決問題。
因為他的父母從來就沒有教過他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道德推脫
作為供養弟弟的姐姐來說,她們難道就不知道撫養子女應該是父母的責任,而自己并沒有出錢購置婚房的義務嗎?
其實有相當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姐姐群體”太過龐大,即使有不贊同的聲音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而看著小群體中和自己一樣境遇的其他人,這種不滿又會得到詭異的平衡。
心理學家班杜拉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道德推脫理論:
認為個體會產生一定的扭曲認知傾向,重新定義自己的行為,使惡性事件對自己帶來的影響更小、痛苦更少。
道德推脫理論分為八個部分:道德辯護、委婉標簽、有利比較、責任轉移、責任分散、忽視或歪曲結果、非人性化、責備歸因。
在開頭的“扶弟魔”事件,甚至很多其他相似的“扶弟魔”事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道德推脫的影子,特別是:
責任分散:全家都在付出,不止我一個人。
忽視或歪曲結果:給弟弟買房就是給爸媽買房,這房子也算我們孝敬給父母的了。
責備歸因:是父母把他慣壞了,我們才需要這樣付出。
特權內化
說完了幫扶者,那么事件中的既得利益者又為什么會如此心安理得呢?
因為他們從小到大都是家中的“特權階層”,認為其他人為自己貢獻是應該的,可以理所當然接受的。
可以肯定的是,權力的興起一定是源于個體對于利益的追求。
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希望自己能夠獲得特殊待遇、更多利益的傾向,那這樣的傾向是如何發展成為“特權心理”的呢?
在心理學中,內化指的是個體通過與周圍的社會環境學習、互動等等;
將此環境中的社會規范、標準道德準則、價值觀等等轉化為自身的行為模式。
而特權內化顯然是一種更加特殊的內化過程,個體處在一個畸形的小群體之中;
將這個小群體里不正確的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變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因而產生了特權心理。
擁有特權心理的人,因為身處的環境和社會大環境價值觀并不相符。
因此他們也很可能產生對小群體的過度依賴和認同,并因此對外部環境形成一定的偏見。
也因此,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在面對真正的世界時總會有不真實感。
其實,利益付出者很容易被當前新潮思想沖擊;
好一些的人會反應過來自己被當了血包,而沉浸在嚴苛的家庭系統的人只會產生嚴重的認知失調。
一旦傳統性別分工失序遇上現代獨立個體覺醒,那么這樣病態的一方付出、一方索取的循環就可能會被打破。
無論是姐弟還是兄妹,當不被重視者不需要再扮演父母的角色供給資源;
被重視者也不再當一輩子張嘴吃食的雛鳥,我們才能真正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