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年輕人陪同,哪個同行敢接高齡游客?”,記者以游客身份聯系多家旅行社,咨詢為年齡70歲以上的老人報團時,得到的回復大多是無法接待??梢越哟牟糠致眯猩鐒t對老年游客提出額外要求,例如需簽署免責協議和補充協議、有直系家屬陪同、購買額外保險等。
(4月16日《工人日報》4版))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老年群體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長,但70歲以上老人在報團旅游時卻常常遭遇“限制門檻”。多家旅行社表示沒有年輕人陪同不敢接高齡游客,部分能接待的也對老年游客提出諸多額外要求。
看到這樣的新聞,有人譴責旅行社沒有擔當,有人謾罵旅行社搞年齡歧視。不過仔細想想:開門做生意,誰怕顧客多,誰怕錢咬手?尤其是生意競爭越來越激烈,誰放在到手的錢不要,還要推出去?
其實,旅行社的苦衷也需要社會理解。做生意,自然是想賺錢。尤其是老人的錢最好賺,他們既有“閑錢”還有“閑暇”,自然是旅游生意的“黃金客人”。不過,這其中的風險也是可想而知的。旅行社的擔心并非多余:一旦出了事情,誰能承擔得起?既往,高齡老人旅游受傷甚至是死亡的案例糾紛并不少見??梢哉f,面對突如其來的悲劇,旅行社很可能“一起事故回到解放前”。
對于旅行社而言,設置這些限制并非毫無緣由。所以才提出一些看似“苛刻”的要求。這一苦衷理應得到理解。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些限制是合理的。旅游本是人們享受生活、豐富閱歷的活動,老年人也有追求精神享受、探索世界的權利。僅僅因為年齡而被拒之門外,無疑是一種不公平待遇。破解這一困局,不能只逼旅行社取消“限制門檻”,而是需要綜合化解。
比如,可以打造專業的“70歲以上老人旅游專線”。旅行社可以針對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和旅游偏好,精心設計專屬線路。在行程安排上,避免過于緊湊,預留充足的休息和調整時間;在餐飲方面,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飲食健康和飲食習慣;在住宿上,選擇環境舒適、醫療條件較好的地方。同時,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或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能夠及時處理旅行中可能出現的突發健康狀況,讓老年人出行更安心。這樣,也可以化解老人跟隨普通旅游團“跟不上步伐”的問題。
此外,社會各界也應為老年旅游提供更多支持。社區可以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為老年旅游者提供健康評估和安全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旅游產品。保險公司可以開發專門針對老年群體旅游的保險產品,降低旅行社的風險。政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制定完善的老年旅游服務標準,保障老年旅游者的合法權益。
70歲以上老人“限制門檻”問題的解決,關系到社會公平和老年群體的生活品質。旅行社在平衡風險和責任的同時,應盡力為老年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老年群體真正實現“老有所游”“游有所樂”。
銀發時代的旅游事業,需要進行更多服務產品的變革。這顯然不是旅行社一家能夠做到的事情。文旅部門、政府部門都應該出手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