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征收“對等關稅”兩天后,中國宣布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讓美國相關產業(yè)焦躁不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商務部關鍵礦產咨詢委員會主席、美國布坎南·英格索爾&魯尼律師事務所的國際貿易國家安全業(yè)務組負責人丹尼爾·皮卡德(Daniel Pickard)表達完對美國稀土供應的擔憂后,開始勸說中國應該迅速解決稀土問題,因為出口持續(xù)中斷“可能會損害中國的國際聲譽”,閉口不提美政府長久以來對華各種打壓措施。
稀土資源(資料圖)
美國長期以來就在對中國進行圍堵和遏制,期間就有借口所謂美國國家安全,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制造用光刻機產品,以及相關技術,同時也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尤其是AI技術領域運算芯片產品。實際上美國還試圖遏制中國中低端芯片制造能力,為此聯(lián)合日本與荷蘭,在設備和材料上對于中國進行制裁。分析認為,美國是要通過釜底抽薪的方式來阻止中國發(fā)展芯片產業(yè),從而達到阻止中國高科技發(fā)展的目的。美國對于中國進行圍堵和遏制的時候,還不許中國進行反制。
半個月以來,特朗普政府有組織有計劃地對來自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所有商品一律加征125%關稅,,此舉喪心病狂、讓人看到了特朗普其實就是個披著政客外皮的商人本質。這項看似強硬的措施,實則暴露出美國產業(yè)競爭力的深層危機。就像街邊小販突然對同行漲價破口大罵,往往是因為自家生意快撐不住了。美國制造業(yè)空心化早已不是秘密。底特律的汽車工廠早已變成了起拍價1美元的廢墟,硅谷賴以自豪AI技術在中國民營科技企業(yè)研發(fā)的deepseek面前不堪一擊。
美國制造業(yè)(資料圖)
美國元素公司(American Elements)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邁克爾·西爾弗(Michael Silver)表示,他們被告知需要45天才能發(fā)放出口許可證,恢復稀土金屬出口。但西爾弗稱,由于中美地緣政治局勢,該公司去年冬天已增加了庫存,因此在等待許可證期間可以履行現(xiàn)有合同。不過,《紐約時報》指出,軍事承包商的稀土供應尤其令人擔憂。美國MP材料公司創(chuàng)始人執(zhí)行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詹姆斯·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哀嘆道,“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被廣泛認為是未來的戰(zhàn)爭武器,而根據我們看到的一切,我們未來供應鏈的關鍵原材料已被切斷”。
在美國被卡住脖子之后,美國官員已經試圖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可謂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美國官員宣稱中國管制稀土出口,可能對于中國的聲譽造成傷害,美國官員的表態(tài)是一點都不臉紅,中國僅僅管制出口稀土就會讓中國的國際聲譽受損,那么美國的國家聲譽受損要超過中國的數百倍,美國對于中國限制出口的東西是一大堆,包括高端芯片都是禁止向中國出口的,顯然美國是惡人先告狀,實際上也是暴露了美國的無奈。
《經濟學人》指出,雖然中國出口管制現(xiàn)在還不算全面禁令,但有可能升級為禁運,一旦禁運產生的影響將更大。一是選擇了最難替代的重稀土,比如前面提到的鏑和鋱,另外剩余五種的金屬,則是對人工智能芯片至關重要;二是中國在重稀土的生產中比輕稀土更居主導地位,中國處理了全球98%的稀土原料。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顯示,美國有高達83.7%的稀土進口依賴中國,其中重稀土依存度更是達到了97%;三是“中國擁有強大的執(zhí)行力來實施禁令”,這本來就是中國的優(yōu)勢。
稀土資源(資料圖)
如果中方繼續(xù)擴大管控,美方更多項目可能要推遲,甚至被迫減產。稀土不像石油、糧食那樣顯眼,但在現(xiàn)代高端制造和軍工里,幾乎是繞不開的原料。過去十幾年,中國從資源、產業(yè)鏈、加工技術、出口管控,一步一步全打通了。F-47未來能不能量產,要先搞定一件事:原材料夠不夠用。美國再怎么喊“技術領先”,最后還是要看誰能先把東西造出來。而在制造這件事,至少在稀土這部分,中國才是話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