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均亞健康”的時代,養生成了全民剛需,而市面上關于養生的食品、課程也讓人眼花繚亂。其實《黃帝內經》早有明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真正的好養生都藏在日常生活里。今天芳華未來分享10個零成本、可落地的養生習慣!
1、走路通肝氣
養肝的關鍵在于保持規律、適度的步行,使肝氣通達,情緒舒暢,而走路是一種溫和的運動,
能夠促進氣血運行,幫助肝氣條達。
推薦用“甩手大步走”的方式,雙臂自然擺動,每步跨距比肩寬多5厘米。注意走路時腳尖先著地,帶動肝經氣血循環。
2、踮腳補腎經
腎經起于足底涌泉穴,踮腳時足跟離地,可以刺激涌泉穴及腎經循行路線激發腎氣。
晨起每天踮腳2~10分鐘,前腳掌用力,前內側腳掌、足大趾在起支撐作用,配合“吸氣提肛、呼氣放松”,可以疏通經絡,馭氣上行,補腎固本。
3、唱歌清肺濁
唱歌是非常鍛煉肺活力的,能夠增強肺的宣降功能,促進濁氣的排出。
現代研究表明,唱歌能增強膈肌運動,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這與中醫“宣肺理氣”的理念一致。
4、慢嚼護胃膜
每一口食物咀嚼20-30次,直到食物變得細碎,讓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后再吞咽,使胃得以從容工作,減少負擔。
進食時專注,避免分心(如看手機或看電視),建議早餐用餐時間為 15~20 分鐘,午、晚餐用餐時間為 20~30 分鐘。
5、咽津潤脾胃
唾液由脾所化,含豐富消化酶,古人稱之為“金津玉液”、“華池神水”。
晨起或空腹時,舌抵上顎,待唾液滿口后緩緩咽下,可濡養脾胃,改善消化不良、口干舌燥等問題。
6、呼吸靜心神
養心的關鍵之一在于調整呼吸,讓氣息深、長、勻、緩,使心神歸于寧靜。
“吸4秒-停4秒-呼6秒”呼吸法,早晚各做5分鐘。這種節奏能使心率變異度提升22%,相當于給心臟做按摩。
7、喝水潤腸道
大腸的傳導功能依賴津液的潤滑,適量飲水能補充津液,軟化糞便,防止腸道干燥。
晨起、餐前、睡前是黃金飲水時段,每次100ml溫水小口慢飲。
8、讀書醒腦竅
中醫認為“腦為髓海”,依賴腎精的充養,而讀書思考能調動腎精上輸于腦,延緩腦力衰退。
每天朗讀20分鐘,大腦年輕10歲!
9、遠看亮雙眸
眼睛需要避免長時間盯著近處,適時遠望,使氣血流通,雙眸明亮。
每用眼20分鐘,遠眺20米外景物20秒。也可以眼球順時針轉9圈再逆時針轉9圈,最后快速眨眼30次。
10、日曬壯筋骨
骨骼的強健依賴腎精的充養,而陽光能助長人體陽氣,尤其是腎陽。
可在9-10點或者15-17點曬背15分鐘,不必每天都曬,隔一天曬一次即可。
養生無需用“貴”來支撐,關鍵在于將簡單方法融入生活,從現在開始練習起來吧!御君方,守護您的身體健康!芳華未來,助您擁抱幸福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