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6日訊(編輯 卞純)據媒體報道,海關數據顯示,3月份蘋果公司在印度的主要供應商富士康和塔塔電子向美國運送了價值近20億美元的iPhone手機,創下歷史新高。蘋果公司空運這些手機以避開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時)即將實施的關稅。
圖為蘋果在印度的工廠(資料圖)
據媒體查閱的可公開獲取的海關數據,蘋果在印度的最大供應商富士康3月份向美國出口了價值13.1億美元的智能手機,創下單月最高紀錄,相當于1月和2月出口額的總和。這些智能手機包括iPhone 13、iPhone 14、iPhone 16及iPhone 16e機型。
蘋果在印度的另一家供應商塔塔電子3月份對美國的出口額為6.12億美元,較前一個月增長了約63%,包括iPhone 15和iPhone 16機型。
海關數據還顯示,3月份富士康運往美國的所有貨物都是從金奈航空貨運站空運發出,并在包括洛杉磯和紐約等多個目的地落地,其中芝加哥收到的貨物最多。
報道稱,由于擔心特朗普關稅會推高成本,蘋果加大了在印度的生產力度,并承包了貨運航班將600噸iPhone運往美國,以確保其最大的市場之一有足夠的庫存。
此次行動至少動用了六架貨機,一位消息人士稱,這是一種“逃避關稅”的方式。
為了加快清關速度,蘋果還游說印度機場當局將金奈機場的通關時間從30小時縮短至6小時。
本月初,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兩項關于 “對等關稅” 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 “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其中包括中國、印度等多個蘋果主要的生產基地。
上周,美國宣布將對包括印度在內的數十個國家暫停征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但10%的基本關稅將繼續有效,以便各國有時間與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
蘋果的大部分制造業務集中在亞洲,尤其是中國,此外在印度、越南等國也有相當規模的制造業務布局。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上周五發布了更新稅則,豁免了包含自動數據處理器、電腦、通信設備、顯示器與模組、半導體相關等類別商品的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此次關稅調整對蘋果及其供應鏈來說是重大利好。
然而,美國方面后來又表示,這些豁免是短暫的,相關產品只是被轉移到另一個關稅類別。
美國政府周一披露,已啟動對進口半導體對國家安全影響的調查,這被廣泛視為對半導體征收關稅的前奏。根據政府公告,此次調查將涵蓋所有半導體的進口,以及用于制造這些半導體的設備,還包括含有這些部件的電子產品。
延伸閱讀
白宮稱科技巨頭正加緊將制造轉移至美國,iPhone會在美國造嗎?
美國于當地時間11日宣布豁免手機、電腦、半導體等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部分科技巨頭暫且獲得喘息,但在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之下,擔憂和警惕仍在。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11日晚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彭博社報道指出,該措施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消費者面臨的漲價壓力,同時有利于包括蘋果公司和三星電子公司在內的電子巨頭。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12日在回答關稅相關問題時表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制造關鍵技術?!斑@就是為什么總統從蘋果、臺積電和英偉達等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那里獲得了數萬億美元的投資。在總統的指示下,這些公司正努力盡快在美國本土進行生產。”截至發稿,蘋果、英偉達、聯想公司未對此置評。
4月12日,特朗普在前往邁阿密途中接受采訪(圖/美聯社)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以來,蘋果公司尚未公開討論關稅政策,該公司的股價一度受到重挫。11日的豁免政策發布后,蘋果等科技公司獲得“緩刑”,但不排除特朗普政府在晚些時候對電子產品征收新的或不同程度的關稅。
據環球網9日援引外媒報道,近期美國消費者涌入蘋果商店瘋狂搶購iPhone,顧客擔心,一旦新關稅生效,蘋果手機價格將大幅上漲。另一方面,為規避美國“對等關稅”,蘋果公司曾在3月用飛機將大量iPhone從印度運往美國。
自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揮動關稅“大棒”開始,就出現了關于蘋果是否會在美國制造iPhone的討論,隨著此輪關稅政策發酵,這一話題再次受到關注。
“在美國生產iPhone的想法行不通”
本周,當被問及特朗普是否相信蘋果公司打算在美國生產iPhone時,萊維特指出,蘋果公司的投資承諾證明該公司認為這可以實現。她說:“如果蘋果公司認為在美國做不到,他們可能就不會拿出這么大的一筆錢?!?/p>
蘋果公司2月宣布,計劃到2028年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并招聘2萬名員工,但這些計劃與在美國國內生產iPhone無關。投資計劃包括承諾資助休斯頓的一個數據中心,用于為人工智能提供計算機服務器。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4月6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新聞節目中預測,關稅將迫使制造業轉移?!爸圃靑Phone需要數百萬工人擰小螺絲,這樣的事情將會在美國發生?!?/p>
美國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12日對美聯社斷言,“在美國生產iPhone的想法根本行不通”,這反映了投資界普遍的觀點,他們密切關注著蘋果的一舉一動。
艾夫斯估計,如果將生產轉移到美國,目前在中國或印度生產的iPhone售價將從1000美元飆升至3000美元以上。他還認為,將生產轉移到美國國內最早也要到2028年才能實現。“價格波動幅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p>
據《紐約時報》11日報道,蘋果約90%的生產都是在中國進行,而且中國也是蘋果在過去25年里持續重金投入人力、設備和工藝創新的唯一國家。美國本土組裝iPhone的成本將是目前價格的3倍多,約3500美元。同時,美國缺乏大規模制造蘋果產品所需的制造技術、產業集群,甚至沒有大規模生產所需的人口密度。
蘋果目前正在美國生產Mac Pro(資料圖/外媒)
蘋果CEO蒂姆·庫克2017年在中國出席會議時,對美國是否有足夠具備職業技能的工作人員從事iPhone生產表示懷疑。當時他說:“在美國,你開個模具工程師會議,我不確定能不能坐滿整個房間。但在中國開會,(模具工程師)能坐滿好幾個足球場。”
蘋果公司有空間維持iPhone定價
自2011年以來,蘋果基本上一直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在特朗普發出關稅威脅前,其市值約占標普500指數的8%。在“對等關稅”的威脅下,許多消費者擔心蘋果的電子產品會大幅漲價。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若蘋果公司決定將關稅成本全額轉嫁給消費者,那么其旗艦產品iPhone 16 Pro Max在美國市場的零售價格將從現行的1599美元飆升至23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6750元)。
目前多數電子產品已經獲得關稅豁免,但即使在關稅持續生效的情況下,分析人士認為蘋果公司仍有空間維持其當前iPhone的定價。美國市場研究公司福雷斯特(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解釋稱,蘋果公司繼續從與其產品相關的訂閱和其他服務中獲得巨額利潤?!爸辽僭诙唐趦?,蘋果可以消化部分關稅導致的成本上漲,而不會受到重大的財務影響?!?/p>
9年前,蘋果公司已經闖過了一輪關稅的考驗。2016年,特朗普敦促他的支持者抵制蘋果產品,并威脅要對中國征收巨額關稅時,庫克直接向特朗普致電,并頻繁登門拜訪,爭取到了關稅豁免。
去年11月,在特朗普勝選之后,庫克隨即在社交平臺上致賀,稱蘋果“期待與您及政府合作,幫助確保美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并受到獨創性、創新和創造力的推動”。去年12月,庫克赴海湖莊園與特朗普共進晚餐,并向2025年的總統就職典禮捐款100萬美元。今年2月,特朗普在白宮與庫克進行私人會談,討論貿易問題。會后特朗普說,庫克在美投資數千億美元,正在將蘋果制造業務從墨西哥轉移到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