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手握王牌,美債出現拋售潮,最后通牒已下,王毅送出16個大字:美國不能肆意妄為,歷史車輪不能倒退!
最近一段時間,華爾街的空氣里正彌漫著不安。當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周暴漲48.5個基點,突破4.5%大關時,交易員們的汗珠幾乎要滴進鍵盤縫隙里了。這場被稱為史詩級拋售的動蕩,不僅讓美股與美債罕見地同步暴跌,更讓白宮的電話系統瀕臨癱瘓——商業盟友、共和黨人輪番致電,要求特朗普政府懸崖勒馬。
在這場金融地震中,中國的動作格外引人注目。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截至2025年4月,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已降至7590億美元,較歷史峰值銳減5577億美元。單月拋售573億美元的動作,相當于持倉總量的7%,創14年來新低。但中國并非孤軍奮戰,全球20多國同步減持,日本、英國等美債傳統大戶都在悄悄按下拋售鍵。
此外,美國對沖基金的爆倉潮成為危機的導火索。這些機構利用50倍杠桿進行基差交易,卻在美債波動率指數飆升到125.7時觸發保證金危機。為補倉而被迫拋售的現券,如同傾倒的多米諾骨牌,引發收益率的惡性循環。
更致命的是,全球投資者正在用腳投票:黃金儲備占比突破20%,沙特石油美元結算比例降至50%以下,人民幣跨境結算占比升至41%。美元作為終極避險資產的光環,正在出現裂縫。
中國持續拋售美債的戰略意圖,早已超越簡單的資產配置調整。作為第二大美債持有國,中國的動作具有三重威懾:其一對市場心理形成沖擊,加速國際資本轉向黃金和人民幣國債;其二推高美國融資成本,4月8日,580億美元的3年期國債拍賣認購率不足60%,流動性瀕臨枯竭;其三是通過外匯轉向黃金儲備和人民幣國際化布局,削弱美元依賴的同時,強化新興市場的規則制定權。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王毅外長的16字警告:美國不能任意妄為,歷史車輪不能倒退,成為戰略轉折點的標志性宣言。這不僅是針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直接回應,更是對全球治理秩序的重申。中國強調“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通過拓展RCEP合作、構建替代性貿易網絡,正在重塑有利于新興市場的國際秩序。
當下的美國已經陷入戰略兩難:繼續加征關稅,將加速美債崩盤,放棄就等于承認戰略失敗。這種騎虎難下的困境,就像2020年3月,美聯儲緊急啟動1.2萬億美元末日印鈔計劃時的狼狽。
歷史的天平正在傾斜。當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成為新常態,當全球央行開始用黃金,而不是美元作為避險工具,一個歷史性的轉折已然到來。
中國手握的美債王牌,不僅是經濟博弈的籌碼,更是撬動全球多極化進程的杠桿。在這場金融與規則的雙重較量中,維護多邊主義的一方,正在書寫21世紀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