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援引塔斯社近日報道稱,根據俄羅斯輿論調查基金會在3月28日至3月30日對1500名俄羅斯人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總統普京的信任度達到82%,認可普京工作的受訪者比例達83%。民調還顯示,60%的受訪者對政府的工作給予正面評價,65%的受訪者認為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的工作很出色。政黨方面,和上次民調相比,統一俄羅斯黨的支持率為47%,下降了1個百分點;俄羅斯共產黨的支持率為7%,也下降了1個百分點;自由民主黨的支持率仍為10%。
普京(資料圖)
自2022年2月"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普京通過"21世紀衛國戰爭"的敘事框架,將自己打造成了"國家保衛者"。這一招在俄羅斯中老年群體中尤為有效,55歲以上的受訪者對普京的好評率在過去3年基本保持在90%以上。
更重要的是,普京牢牢掌握了軍人群體這一鐵桿支持者。克里姆林宮持續增加對現役軍人和退伍老兵的社會福利,讓這近500萬人的龐大群體成為普京最堅實的基本盤。這些軍人和他們的家屬,構成了近千萬人的忠實支持者群體。
其次是普京作為俄羅斯的“戰時總統”,可以說已經為俄羅斯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普京自執掌俄羅斯以來,先后打贏了車臣戰爭、俄格戰爭等戰爭,并在俄烏沖突之中為俄羅斯開疆拓土,這樣的成績已經足以令大多數俄羅斯人對其懷有發自內心的尊敬。尤其是在近期,普京親自身著軍裝抵達俄烏沖突的前線庫爾斯克,更是讓普京本人大大收獲了一波人氣。
特朗普(資料圖)
回顧過去3年普京的支持率和好評率變化,其實不難發現,只要戰場形勢總體穩定,且俄國內不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那么克里姆林宮的基本盤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一位北約高級官員此前就表示,俄羅斯社會尚未達到“無法繼續忍耐損失增加”的程度,而克里姆林宮的行動表明,他們仍然相信時間站在自己一邊。
可以說,戰爭不是問題,問題在于突發的變局。普京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在表面高企的支持率下,俄羅斯社會依然暗流涌動,不解決積聚的矛盾,那么矛盾遲早有一天會爆發。
據界面快訊報道,當地時間4月13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俄總統普京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的會面是俄美兩國總統能夠成功舉行會晤的第一步。俄羅斯總統普京本月11日在圣彼得堡會見到訪的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雙方就烏克蘭局勢相關議題進行了磋商。克里姆林宮發布的消息說,會談以閉門形式舉行,內容涉及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諸多方面。另據塔斯社報道,威特科夫當晚搭乘飛機離開圣彼得堡。
澤連斯基(資料圖)
相較于美俄關系在堅冰之下的暗流涌動,美烏關系卻出現了前途越來越黯淡的跡象。先是美國防長赫格塞斯缺席了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而這個會議目的是要協調盟友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因此,赫格塞斯的缺席也就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已經下定決心不再為烏克蘭進一步提供軍援。與此同時,在美烏礦產協議上,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已經是越來越嚴苛,越來越離譜,幾乎到了烏克蘭無法接受的地步,這顯然就是要將美烏關系逼到絕境上。
展望未來,在俄烏雙方未表達明顯讓步姿態之前,談論美俄迅速達成協議仍顯過于樂觀。即使有特朗普希望以24小時結束俄烏沖突的豪言,真實的地緣政治博弈證明這一目標絕非易事。美俄兩國之間關系改善或許不是不可實現,但其步伐勢必緩慢且充滿波折。在復雜的大國博弈背景下,各方都必須認清現實,耐心等待,方能尋求真正的長期解決方案。俄烏沖突的最終調解仍距今遙遠,持續關注并理性分析,是我們面對這一國際議題的最佳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