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味中藥臨床有特效
雞血藤:月經不調特效藥:雞血滕30至50克。加水300毫升,煎煮,沸后30分鐘取煎液,一次服完,每日一劑,煎2次,早晚服。
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
應用參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鮮蒲公英搗爛敷患處。
欲,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還可防治癌、胃癌、食管癌及各種腫癌等功效。
1.感冒傷風:蒲公英;30克,防風、荊芥各1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
2.各種炎癥:薄公英6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取汁,加粳米100
8.氣管炎:干蒲公英60克、魚腥草40克,焙干研成細末,用蜂蜜水送服,日服3次,每次6克。
9.便秘:鮮蒲公英60克,水煎取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適量,日服1劑,連服3-5日。
10.小便淋澀:蒲公英、玉米須各60克,水煎濃汁,加白糖調服。
11.急性乳腺炎:鮮蒲公英60克,水剪服,早晚各服1次,同時將蒲公英搗爛敷患處,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加水及適量黃酒,煎濃汁,日服1劑,2次服用。
12.跌打損傷:鮮蒲公英適量,洗凈搗爛,敷患處。
茜草:30g以上治口瘡。
萊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壓。
生黃芪:30g以上補氣不助火,降壓效果好,30g以下升陽助火。
牽牛子:治小兒夜啼真絕,以牽牛子治療小兒夜啼癥的方法十分簡單,取7粒搗碎,用溫水調成糊狀,臨睡前敷在小兒肚臍上,
洗,每日1~2次。
三、治陰囊濕疹:將鮮艾葉20克放在鍋內,加水500毫升,煮沸,用脫脂棉或小塊毛巾浸入熱藥液,敷于陰囊,或洗陰囊,或
炒干研末,煉蜜為丸黃豆大,日服2次,每次9克。
九、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取蘄艾葉適量,研成粉末,取少量吹入或蘸擦患耳,每日2~3次。
十、治腸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取艾葉、辣蓼各20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
艾葉熏腳有祛痰功效方法是:艾葉30-50克,放入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約15分鐘;撈出艾葉,將藥汁倒人腳盆中,趁熱熏蒸
煎水服,每日1劑,3劑即愈。
3、蓖麻子治療面神經麻痹:蓖麻子10克,搗成泥狀,直接外敷在患側面部,3天換藥一次。一般l一2次即愈。
4、車前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車前草50克,雞蛋兩個。將車前草加水1000毫升,將雞蛋放入共煮,待雞蛋煮熱后,去掉蛋
升,煎至200毫升,分2次口服。治療坐骨結節滑囊炎患者25例全部治愈。服藥最短26天,最長45天。
9、南瓜籽治療前列腺肥大:每日炒食南瓜籽50克,不定時吃,連用30天,大多患者滴尿、尿線變細和尿潴留癥狀完全緩解。
10夜交藤治療失眠:每日用夜交藤30克煎湯服,連用3天即見
隔日換藥一次,一般5—7次即可收到明顯效果。
15、蒲公英治療“都市病”:蒲公英30克,煎水代茶飲,每天l劑。對消除“都市病”帶來的頭昏眼花、腰酸背痛等癥狀有神奇的療效。
16、白芷外敷治療關節積水:取白芷適量研成極細末,用黃酒調成膏狀,敷于關節腫脹處,每日換藥1次,經5—7天,關節積水即可消退,無任何副作用。
17、白茅根治療小兒肝炎:白茅根60克,水煎后加適量白糖,為一天量,代茶飲,連用半個月,癥狀即可解并逐漸痊愈。
18、款冬花治咳喘:蜜炙款冬花10克,沖泡開水后加適量冰
23、鮮土牛膝治療踝關節扭傷:鮮土牛膝適量,搗爛,加少許食鹽和勻,外敷患處,用繃帶固定,每日1次。用此方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31例,均治愈。輕者1次,重者2次即可。
24、白果浸酒治痤瘡:取白果30克,壓碎,加70%乙醇100毫升,浸泡一周后外搽患處,一日2—3次,連續應用15天,即可痊愈。用藥期間忌食腥、辣食物,并保證大便通暢。
29、蘇葉治療產后尿潴留:蘇葉10克,煎水代茶飲,每日1劑。
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
方中藥味具體分析:
蒲公英
【性味】苦、甘,寒。
【歸經】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地榆
【性味】苦酸,寒。
【歸經】入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涼血上血,清熱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腸風,痔漏,癰腫,濕疹,金瘡,燒傷。
魚腥草
【性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清癰排膿,利尿通淋。
萆薢
【性味】苦,平。
【歸經】入肝、胃、膀胱經。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治風濕頑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濁,遺精,濕熱瘡毒。
土茯苓
【性味】甘、淡,平。
【歸經】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杜仲
【性味】甘,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于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萊菔子
【性味】辛、甘,平。
【歸經】歸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槐花
【性味】苦,涼。
【歸經】入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止血。治腸風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風熱目赤,癰疽瘡毒。并用于預防中風。
牽牛子
【性味】苦辛,寒,有毒。
【歸經】入肺,腎,大、小腸經。
【功能主治】瀉水,下氣,殺蟲。治水腫,喘滿。痰飲,腳氣,蟲積食滯,大便秘結。
艾葉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歸經】歸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
茜草
【性味】苦,寒。
【歸經】歸肝經。
【功能主治】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涼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熱證出血、經閉腹痛、跌打損傷。配烏賊骨止血力更強。
鉤藤
【性味】《閩東本草):"味苦澀,寒。"
【歸經】《閩東本草》:"入肝經。"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清熱消腫。治關節痛風,半身不遂,癲癇,水腫,跌撲損傷。
蓖麻子
【性味】甘辛,平,有毒。
【歸經】入大腸。肺經。
【功能主治】消腫拔毒,瀉下通滯。治癰疽腫毒,瘰疬,喉痹,疥癩癬瘡,水腫腹滿,大便燥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