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個人養老金是什么?有哪些好處?
泰安日報記者 楊文潔
個人養老金制度于2024年12月15日起在全國全面實施,這是我國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舉措。個人養老金是什么?如何參加?有哪些好處?
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采取個人賬戶模式,由個人繳費,實行完全積累,市場化運行,并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以自愿參加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可以在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基礎上增加一份積累,使參加人在退休后多一份收入;還可以幫助參加人理性規劃養老資金。此外,人養老金參加人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參加個人養老金需要開立兩個賬戶。首先,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App、“掌上12333”App和商業銀行等渠道,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用于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其次,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于繳費、購買產品、歸集收益、領取個人養老金等。這兩個賬戶都是唯一的,且互相對應。通過商業銀行渠道,可以一次性開立這兩個賬戶。
“需要說明的是,這兩個賬戶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內的賬戶,不同于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個人賬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說,個人養老金目前每年繳費上限為1.2萬元,超過限額不允許繳存。參加人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決定參加方式:既可以選擇全程參加,也可以選擇部分年度參加;在繳費方式上,既可以自主確定年度繳納金額,也可以自由選擇一次性繳納或分次繳納。
據了解,個人養老金支持多元化繳費方式,參加人可以使用現金、手機銀行等渠道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繳費。
那么個人養老金可以投資哪些金融產品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介紹,個人養老金可以購買的金融產品采取名單式管理,包括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國債等,具體金融產品由相關監管部門確定,并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金融行業平臺公布和更新。進入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的產品應當具備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等特征,參加人可以根據偏好選擇購買其中的產品。需要說明的是,個人養老金采取市場化運營,存在投資風險,參加人需謹慎選擇。
個人養老金的領取具有一定條件。除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等領取條件外,參加人患重大疾病、領取失業保險金達到一定條件或者正在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也可以申請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參加人達到領取條件后,可根據需要贖回相應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參加人可向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銀行提出領取申請,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實后,由開戶銀行將個人養老金發放至參加人社保卡銀行賬戶。
記者了解到,國家通過遞延納稅方式給予個人養老金支持。對于平常發放工資的參加人,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每年不超過1.2萬元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者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參加人在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存信息,經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匯總登記后,共享給稅務部門。稅務部門會將繳費信息同步到“個人所得稅”App。參加人可在單位發工資時享受個人養老金扣除,也可選擇在次年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辦理扣除。按照稅收政策規定,參加人在領取個人養老金時,不區分領取方式和領取額度,均需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所在市的商業銀行機構代扣代繳。
來源:泰安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