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兩年最火的職場關鍵詞是什么,“ESG”一定榜上有名。從國家“雙碳”戰略到普通人關注的綠色消費,ESG正以席卷之勢重塑全球經濟規則。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工商管理(ESG投資與管理)專業,正是瞄準這一趨勢打造的“王牌專業”——不僅國內首創,更憑借超前的學科布局和硬核實力,成為考生眼中的“香餑餑”。
ESG的爆紅絕非偶然。在國家“雙碳”目標提出后,企業如何平衡環保與盈利?共同富裕背景下,社會責任如何量化?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答案:ESG體系。據預測,中國ESG人才缺口已達百萬級,而目前只有少數高校開設了相關專業,首經貿就是其中之一。
首經貿的工商管理(ESG投資與管理)專業,作為國內首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系,早在2021年便搶先布局,設計的課程直接對接的是“碳中和信息披露”“ESG投資策略”等前沿領域,甚至與第一創業證券共建實戰課程,讓學生“未出校門,先懂行規”。
說到“懂行規”,就不得不提這個專業的硬核配置。背靠工商管理學院的強勢學科(全國排名前10%),首經貿的ESG專業從理論到實踐堪稱“一條龍服務”——既有《ESG理論與實踐》《企業可持續發展》等理論課,又有與京東、金風科技等企業聯動的實踐調研,甚至直接參與中國ESG學術研討會,與行業大咖面對面。更“卷”的是,該專業還擁有“本碩博”貫通培養通道,學術深造的路徑非常清晰。
而支撐這些優質資源的,是一支學術大牛與行業大佬組成的“雙buff”師資隊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財政部會計名家坐鎮課堂,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理事、全國模范教師親自授課,許多教授本身就是ESG標準的制定者或企業顧問。課堂上隨手一個案例,可能就是上市公司的最新財報分析,這種“接地氣”的教學方式,讓知識不再停留在紙上談兵。
當然,很多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學了這個專業能干啥”。ESG人才的稀缺性,讓畢業生成了從“體制內”到“大廠”的“香餑餑”,在很多平臺都有的放矢——政府環保部門、統計局、國資委需要他們制定政策或監管企業合規;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的ESG投資部門開出高于傳統崗位的年薪爭相挖人;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大廠的可持續發展部門里,他們忙著測算碳足跡或設計社會責任項目;就連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專門增設ESG鑒證服務崗位,咨詢公司的戰略規劃部門更是對其青睞有加。據校方數據,該專業畢業生近三年就業率近乎100%,且薪資水平顯著高于經管類畢業生的平均水平,這種“畢業即高光”的待遇,很難不讓人心動。
回過頭看,首經貿的ESG專業之所以能成為王牌,靠的不是盲目跟風,而是精準踩中時代脈搏。有人說ESG是蹭熱點,但當你看到畢業生手握多個offer、企業爭相提前“預訂”人才時,就會明白:這個專業不是在追風口,而是在幫學生“造風口”。如果你也想成為ESG領域的“弄潮兒”,或許這里就是你職業生涯的“第一桶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