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關注懷化
(懷化市民政局相關領導探望劉福芳一家。)
懷化日報全媒體訊 (全媒體記者 蘇明珠 李佳陽 通訊員 彭倩倩 韓欣怡)人間四月芳菲盡,柳絮飛花滿城春。近日,湖南首例在社會福利院長大并出嫁正常生子的重殘孤兒劉福芳順利誕下一名健康男嬰。懷化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曾慶于帶隊前往探望。
(懷化市民政局相關領導探望劉福芳一家。)
據(jù)悉,去年劉福芳懷孕后,考慮到她的身體狀況和居住環(huán)境,以及孕期需要更為周全的照顧,由市民政局牽頭,市慈善總會、市社會福利院迅速行動,與其家屬將劉福芳從江西贛州接回"娘家"待產(chǎn)。回到福利院后,工作人員為劉福芳布置了無障礙待產(chǎn)房間,配備齊全的生活必需品,從生活起居到醫(yī)療保健,全方位護航她和胎兒的健康成長。
(懷化市民政局相關領導探望劉福芳一家。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佳陽 攝)
探望中,民政局相關領導仔細詢問她產(chǎn)后的身體恢復情況,并囑咐醫(yī)護人員和福利院工作人員要密切關注劉福芳母子的狀況,確保他們平安、舒適地度過這個特殊時期。丈夫郭地發(fā)感動地說:"孩子的到來讓我們對生活充滿期待,這份幸福離不開'娘家人'的守護。"
幼身患殘疾,被父母拋棄。沐浴著黨和政府的溫暖、感受著社會福利院的關愛,她自立自強,收獲了甜蜜的愛情——
“棄嬰”新娘
2023年11月3日上午,懷化市社會福利院里鮮花簇擁、彩球高懸,舞臺前“吾家有喜”四個大字格外奪目,整個場景溫馨浪漫。
這是一場特殊的婚禮。
新娘劉福芳和新郎郭地發(fā)都是殘疾人,跨越湘贛兩省喜結良緣。
婚禮在女方家舉辦。女方的家是懷化市社會福利院。劉福芳的“親友團”則是懷化市文明辦、民政局、婦聯(lián)、殘聯(lián)和福利院的干部職工及企業(yè)的愛心人士。
此刻,坐在輪椅上的劉福芳,身著繡有龍鳳呈祥的紅裝,一臉燦爛。在她心里,這份幸福,來自特別的愛。
關愛,讓她找到了自信
(開心的新娘新郎)
“芳芳,你今天特別漂亮,你有了好歸宿,我特別開心。”出嫁當天,懷化市社會福利院退休干部潘伶來到婚房,抱著劉福芳喜極而泣。
“謝謝潘媽媽!謝謝各位爸爸媽媽和阿姨,沒有你們,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劉福芳流著淚水在手機上寫道。
劉福芳是一名棄嬰,政府收養(yǎng),在通道福利院長大。她患先天性腦癱,自幼不能走路、說話,被鑒定為二級殘疾。
7年前,懷化市率先在湖南省試點,將全市的棄嬰集中到懷化市社會福利院供養(yǎng)。劉福芳從通道轉到該院。當時已是17歲的她,連梳頭、洗漱、穿衣等生活上的事都不能獨立完成。
“條件好了,生活舒適了,關愛更多了,我卻什么都不行!”那段時間,看著護理阿姨每天辛勤照顧自己吃喝拉撒,劉福芳心里不是滋味。她下決心要克服困難,活出自立人生。
福利院的特教老師姚梅梅看出劉福芳的心思,找她聊天開導,給她鼓勵,于是她從生活小事做起,開始自立“第一課”。
洗臉、刷牙,對常人而言,是小事一樁,而擺在劉福芳面前就像座難翻的大山。因為手不聽指揮,使不上勁,擠牙膏要花費半小時,她經(jīng)常被弄成“大花臉”;為了擰干毛巾,她用嘴咬,用胳膊肘摁,每次打濕全身。
“不要緊的,慢慢學,你一定能行!”這一切,照管她的護理阿姨張應菊看在眼里,耐心安慰她。經(jīng)過7天“掙扎”,劉福芳第一次獨立完成了洗臉、刷牙,開心的同時,她看到了更多希望。
自立后面有艱辛。
(新娘與“龍媽媽”分享幸福)
在劉福芳看來,洗頭是最難的一件事。為了過這道“坎”,她堅持反復練習一個多月時間,摔倒了,爬起來再試,一次、二次、三次……最后,終于成功了。
“她身上有股力量,不認輸,悟性好,學東西快。”姚梅梅為劉福芳感到欣喜,“今天結婚的衣服就是她自己選的,也是她自己穿的。”
姚梅梅說,劉福芳就像一根沒有啟用的軸,一旦轉動起來,越轉越靈活。如今不僅做飯、洗衣等活干得越來越順手,還能用針線織十字繡、納鞋墊。
生活上的自理,給了劉福芳無窮的信心,讓她不斷挑戰(zhàn)自我,向著自強邁進。
2016年8月,懷化市社會福利院開設特教班,劉福芳報名參加學習文化知識。從a、o、e開始,她經(jīng)常晚上學到9點鐘,周末也不放棄。
“看到她熾烈的求知欲望,我直接將電腦房的鑰匙配給了她。”姚梅梅說。
在劉福芳心里,最讓她感動的是18歲生日。這天,福利院給她舉行了一個終生難忘的成人禮,祝賀她長大成人。手捧紅艷艷的玫瑰花,劉福芳心想,我要把關愛化作動力,活出精彩人生。
此后,劉福芳的求知欲望更加強烈。福利院的特教難以滿足她對知識的渴望,她想去懷化市中心特殊教育學校上學。
她的想法,得到院領導的支持,每天安排3個工作人員送她到學校,抬到三樓教室。
“因為自己不能行走,為了學習知識,她可以一天不喝水,一天不上廁所。”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龍青云說,“后來考慮到她的身體情況,我們?yōu)樗暾埩松祥T送教。”
肚子里有了“墨水”,表達很快水到渠成。這些年,劉福芳學會了用電腦和手機“聊天”,表達心聲。每到節(jié)假日,她在QQ上,第一時間給福利院的老師送上“節(jié)日快樂,家庭幸福”等感恩祝福。
隨著文化知識的不斷增加,劉福芳離外面的世界不再遙遠。
自信,讓她找到了愛情
(嫁妝是娘家人的一片心意)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交流不再陌生。愛上“觸網(wǎng)”的劉福芳長了見識,不僅結識新朋友,還找到了真愛。
2021年,在全國殘疾人勵志群里,劉福芳看到一篇題為《腳下人生不尋常》的文章,主人公郭地發(fā)是江西省贛州市一名雙手殘疾男青年,身殘志堅,靠雙腳生活、學習和創(chuàng)業(yè),多次被評為“自強模范”“勞動楷模”,是殘疾人“明星”。
郭地發(fā)的勵志感人故事讓劉福芳非常感動,很快他們互加QQ、微信,通過網(wǎng)上聊天,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他用雙腳炒菜、做飯、洗衣的頑強精神深深吸引了我。”劉福芳被郭地發(fā)的誠實和堅強深深打動。
愛是雙向奔赴。郭地發(fā)也遇到了知音,他寫道:“劉福芳肯學肯鉆,不向命運屈服,值得擁有。”
日久生情,越聊心越近,她們相愛了。2023年3月12日,郭地發(fā)從江西來到懷化,與劉福芳初次見面。一個月后,兩人正式確定戀愛關系。
憧憬:“他用腳,我用手,追幸福”
(親友團祝福新娘新郎)
2023年5月20日,郭地發(fā)通過微信給劉福芳轉發(fā)999元紅包和一束玫瑰花。這是人生中第一次收到這樣有特殊意義的禮物,劉福芳非常激動。
彼此的牽掛,相互的感動,讓他們想要一個家。今年8月20日,劉福芳鄭重地向懷化市社會福利院遞交了結婚申請。
翻閱劉福芳長達3000字的結婚申請書,簡直讓人難以置信,申請書文筆流暢、飽含真情、心思縝密。從家務安排、家庭事務處理、安家何處、經(jīng)濟來源等11個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她在其中寫道:“通過近兩年的思考,我愿意在適婚年齡嫁給他,愛他,忠誠于他,直至生命結束。盡管身體的殘疾讓我們未來的日子一定會很坎坷,但我們永不放棄。”
劉福芳在申請書中對未來的生活進行了規(guī)劃。“希望我們堅貞不渝的愛情能感動上天,恩賜于我和他愛的結晶。”愛讓他們萌生了生孩子的“宏偉”目標。
“棄嬰”不棄,幸福無比。劉福芳在結婚申請中最后寫道:“沐浴在黨和政府的溫暖中,我快樂地在社會福利院生活了20多年。回歸現(xiàn)實生活,是我多年的夢想。在今后風雨兼程的日子里,我們將會扛起幸福小家的責任,常懷感恩之心……”
福地有芳草,贛地發(fā)春華。市社會福利院院長吳盛勇說,劉福芳本無姓名,有感于她的成長經(jīng)歷,為她取名劉福芳,希望她是福地懷化的一株芳草。
11月4日清晨,劉福芳在市社會福利院“娘家人”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江西贛州的幸福之路。
車上,她用微信給記者留言:“因為愛,我不得不離開懷化這座充滿愛的城市。此時此刻,心中有萬般不舍。往后人生,他用腳,我用手,追幸福,絕不辜負娘家人的期望。”
(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石金鵬 諶孫存 楊博媛 楊水玉)
來源 | 懷化新聞網(wǎng) / 掌上懷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