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35年11月,英雄團長黃開湘在高燒后舉槍自盡,年僅35歲,引得無數人唏噓不已。
50年后,楊成武將軍在編寫回憶錄時卻語出驚人:“他可不是自殺的,他絕不是輕易會選擇逃避的人!”
其中到底有怎樣的隱情,為什么直到1985年楊成武將軍才說出黃開湘死亡的真相?當年究竟發生了什么?
沖鋒陷陣,遺憾離世
1933年9月,由于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的瞎指揮,第五次反“圍剿”的戰斗陷入膠著狀態,形勢越來越嚴峻。
黃開湘為李德的所作所為憋了一肚子火,但又苦于無處發泄,所以只好去找周恩來要求上前線,為解救紅軍盡一份力量,周恩來考慮良久還是同意了黃開湘的要求,再三囑咐他要保護好自己。
1934年春,黃開湘被任命為紅一軍一師的政委。9月底,因為王明等人錯誤的指揮和國民黨層層推進,中央軍委為保存實力不得已下達了戰略性轉移的命令。
黃開湘和師長李聚奎臨危受命:與紅三軍在最后一道屏障石城的北部設防,阻擋敵軍進攻,遲滯國民黨軍隊向中央根據地的進犯,為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部隊的集結與轉移爭取時間。
最終,石城阻擊戰取得完美成功,黃開湘等人為黨中央比原定計劃多爭取了整整七天的時間。
隨后,阻擊部隊日夜行軍趕上了長征大軍的步伐,開始了漫漫長征路。
12月,黃開湘接任紅一軍2師4團團長,與楊成武開始了合作。
1934年5月25日,紅軍行至大渡河,前面有川軍圍堵,身后是國民黨追擊,情況萬分危急。
偏偏大渡河地理位置特殊,水流湍急,沒有絲毫架橋渡河的可能,唯一的過河方法就是從320里外瀘定橋上快速通過。
在關乎紅軍生死存亡的緊急情況面前,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采取了最直接的方法——派遣先頭部隊奪取瀘定橋,強攻前方敵軍。
黃開湘再度領命,和政委楊成武一起為紅軍奪橋開路。
急速前行的第一天,黃開湘就遇到了敵軍的一個連。黃開湘當機立斷,指揮三營俘虜敵軍近200人,并且活捉了敵軍連長和一個營長。
沒想到第二天情勢突變,軍委發來急電:命令黃開湘帶領的四團必須在29日之前奪下瀘定橋。
黃開湘立刻向四團全體紅軍傳達了軍委的指令:“情況緊急,我們必須在一天之內,也就是明早6點之前趕到瀘定橋?!?/p>
四團全體人員飛速行軍,按時趕到了瀘定橋。
瀘定橋的情況和料想的一樣艱難:橋面上橫鋪的木板全部被敵軍拆除,只留下兩根連接兩岸的長鐵索和中間的短鐵索。
對面不遠處的瀘定城內駐扎著國民黨兩個團,城門口修筑了堅固的防御工程,橋頭機槍密布,不停地在向橋面掃射。
黃開湘和楊成武用了半天時間進行戰略部署:由二連長和指導員帶領22名同志組成奪橋突擊隊,以最快速度過橋壓制敵軍火力,三連長帶人在后面用木板鋪橋,以便后續部隊通過。
下午4點,飛奪瀘定橋戰斗打響,三連和二連緊密配合,按計劃完成了過橋和鋪橋的任務。
過橋后,敵軍瘋狂反撲,甚至在城門口點了一把大火意圖阻斷四團的進攻,但突擊隊毫不猶豫地沖進大火,打得敵人沒有一絲還手之力。
在這樣前仆后繼地猛烈進攻之下,敵人很快就喪失了士氣抱頭鼠竄,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紅四團勝利攻占瀘定城。
當晚10點,劉伯承和聶榮臻帶領的紅一師三團趕到瀘定城。沒過多久,毛澤東、周恩來和大部隊也順利抵達。
在紅四團的不懈努力下,飛奪瀘定橋的任務完美畫上句號。
之后,黃開湘又帶著紅四團智取臘子口,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贊揚。
然而,在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順利會師,全軍歡慶的日子里,黃開湘卻不幸離世。因為當時陜北蘇區事務繁多,所以中央并沒有舉行隆重的葬禮,只是簡單地為他立墳。
誰承想,這一時的疏忽竟然讓黃開湘的名字從此人間蒸發,連帶著他的功勛也被時間埋藏,甚至還讓他擔上了莫須有的誤解。
直到50年后,黃開湘的名字才被人從時間洪流中苦苦尋覓,和他的人生履歷一起重新展露在世人面前。
世人這才知道,黃開湘是位年少參軍的英雄團長,一度讓敵人聞風喪膽。
斧下生風,敵軍克星
黃開湘是江西弋陽縣人,家里共有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大。因為有個在蘇維埃政府任職的表姐,所以他在少年時期就接觸了共產主義思想,并深深為之著迷。
1925年,24歲的黃開湘在表姐的引領之下開始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開展農民運動,建立農協會。
1926年秋,因為杰出的工作能力和一心向黨的決心,黃開湘被組織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三年后,黃開湘與表姐方志敏前往德興縣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為了避開哨所駐守敵人的檢查,兩人喬裝打扮成了上山砍柴的農民。
不幸的是,敵人識破了黃開湘二人的偽裝。情急之下,黃開湘不得不抄起手中的斧頭直沖敵人,以最快的速度奪槍將所有敵人反殺。
這場半路驚魂讓黃開湘的名字一下子傳遍了四里八鄉,人人都聽說了黃開湘“一把斧頭端掉一個哨所”的威名。
同時,組織也注意到了這個有勇有謀的年輕人。經過一番考察,黃開湘被委以重任,當選為縣蘇維埃軍委主席。
從此,黃開湘開始了他一生的傳奇。
同年7月,黃開湘憑借著手中一把斧頭再建奇功:奉命攻打景德鎮時,趕在敵人關閉城門之前把斧頭插進大門縫隙,使得城門無法關閉,幫助作戰軍隊順利攻下景德鎮,獲得了大量的作戰物資。
這一戰讓黃開湘名聲大噪,“斧頭將軍”威名遠揚,連中央軍委都專門為黃開湘發來表彰,鼓勵他再創佳績。
黃開湘熱血沸騰,更加堅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
接下來,黃開湘果然盡心盡力地積極參加工作,努力擴張黨的隊伍,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參軍,奔向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短短幾年時間,紅十軍就擴編到了30000萬多人。
1933年是黃開湘參加革命隊伍的第七年,也是黨面臨重大轉折的開端。
剛開春,黃開湘所在的閩浙贛省紅十軍就接到了一個十萬火急的命令:即日開拔,前往中央蘇區參加第四次反“圍剿”戰斗。
家國大義面前,黃開湘選擇匆匆告別母親妻兒,義無反顧地奔赴理想。
在軍長周建屏、政委邵式平的帶領下,紅十軍帶著大量軍需日夜兼程趕往中央蘇區。幾日后,周恩來、王稼祥和朱德親自接見了這支風塵仆仆的隊伍。紅十軍和所帶物資緩解了中央蘇區的困境,完全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因為黃開湘“名聲在外”,幾位領導人特地見了他一面,并且親切地叫他“斧頭將軍”。其中朱德還解下自己的配槍親手送給了黃開湘,黃開湘很不好意思,紅著臉半天也沒伸手接。
周恩來笑著解圍:
“你們為中央解了燃眉之急,中央也沒什么能給你們的,我的這塊表也送給你,和朱德同志一起為你這個‘斧頭將軍’裝備裝備。”
黃開湘向兩位領導敬了個禮,鄭重地接過手表和手槍。
從此以后,這塊表和這把手槍成了黃開湘形影不離的心愛之物。因為它們不僅是兩位偉人親手贈與的禮物,還是他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人的歷史見證。
后來,這份特殊的禮物陪伴著黃開湘爬雪山,過草地,直至死亡的最后一刻。
云開月明,真相浮現
所以,在楊成武看來,槍不離身、意志堅定的黃開湘絕不會因為逃避痛苦而自殺。無論是回憶錄還是后來的采訪中,楊成武都反復否認黃開湘自殺的謠言。
當問及黃開湘是什么原因才導致意外離世時,楊成武立即回答:
黃開湘是淋雨后高熱導致意識不清,昏迷中抓起了壓在枕頭下的手槍擊中頭部,搶救無效死亡。
“那天我們去參加全軍團以上干部會議,一口氣騎馬跑了五十多里,聽完毛主席講話,心中激蕩不已。
但回來的路上淋了一場大雨,我們都得了傷寒,黃開湘發燒到了40度,我就把他送到了總隊衛生部,沒想到竟然成了永別?!?br/>
等楊成武拖著病體趕到縱隊衛生部時,卻被告知黃開湘已被安葬,留給楊成武的遺物只有一把手槍和一塊手表。
黃開湘去世后,軍委并沒有把他認定為烈士,有人還惡意揣度黃開湘是因為沒有藥物治療疼痛難忍,才用自殺來逃避痛苦。
楊成武極力反對這些謬論,為黃開湘四處奔走力求還他一個清白。
可惜的是,雖然很多人都持有和楊成武同樣的看法,認為黃開湘之死只是一個意外,但是按照當時的政策,黃開湘確實不具備追定為烈士的資格。
楊成武只能含淚為黃開湘立下一塊簡陋的墓碑,以免黃開湘徹底被人遺忘。
但楊成武沒有料到,接下來發生的一個小小的失誤,竟然會讓自己的老戰友“失蹤”長達半個世紀。
因為江西口音中“黃”“王”不分,所以在其他人耳中黃開湘的戰友們經常叫他“王開湘”,電報、信件和命令中也是“王開湘”,因此負責撰寫黃開湘訃告的工作人員把內容寫成了“紅軍長征先鋒‘王開湘’不幸離世”,由楊成武親手所立的墓碑上寫的也是“王開湘之墓”。
久而久之,隨著老同志的調動,“斧頭將軍”黃開湘的名字就這樣逐漸被藏進記憶的角落,無人問津。
黃開湘去世后,他的家庭遭受了國民黨的報復:國民黨打擊不了紅軍的革命決心,就調轉槍頭去屠殺他們的家人。
黃開湘四個弟弟在他之前就成為了烈士,家里只剩老母和妻子幼女。
經過國民黨的殘害后,家里的房子被燒光,黃開湘的妻子強忍淚水把7歲的女兒黃菊花送給別人做童養媳,自己孤身一人踏上漫長的尋夫之路。
黃開湘的老母則是在外面乞討為生,苦等兒媳帶回兒子的音訊。
直到新中國建立,黃菊花既沒有等回父親同時又失去母親的消息,懷著沉痛的心情去江西弋陽縣檔案館才得到一則關于黃開湘的虛假信息:此人在長征途中吃不了苦,逃離革命隊伍,現下落不明。
黃菊花頓時覺得晴天霹靂,她不相信父親會是逃兵!可是,黃開湘已經失去音訊十多年,她再怎么努力都找不到關于黃開湘一絲一毫的消息。
1985年,《楊成武回憶錄》公開出版,其中楊成武多次提到了他的好戰友“王開湘”。
與黃開湘同宗的弋陽縣委秘書黃澤生注意到了這本書,并懷疑所謂的“王開湘”就是他的先輩黃開湘。
不久后,黃澤生通過弋陽縣委聯系到了楊成武,與黨史辦的同志一起千里迢迢前往北京尋求真相。
見到楊成武后,黃澤生根據黃菊花提供有關黃開湘的線索和楊成武印象中的“王開湘”進行比對,斷定了革命先烈“王開湘”就是黃開湘。
一番懷念之后,黃澤生把弋陽縣檔案館黃開湘的虛假信息告訴了楊成武,楊成武聽后深感痛心,一再交代同行的黨史辦同志一定要糾正錯誤信息,還黃開湘一個清白,他是長征路上的大英雄,值得被人民永遠銘記。
至此,黃開湘塵封多年的英雄事跡終于重現人間。黃開湘的后輩們擺脫了周圍人誤解的眼光,開始堂堂正正地緬懷先輩。
1990年春,年邁的楊成武依舊在追憶曾經風雨同舟的好搭檔黃開湘,反復表達對戰友的懷念與遺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歷史不會忘記革命先烈們為建設新中國付出的努力和熱血。黃開湘的名字已經載入了中國革命歷史,人民會記得他的功勛。
參考文獻:
[1] 生前戰功顯赫,死后英名蒙塵——長征名將黃開湘之謎.軍事歷史
[2] 斧頭將軍黃開湘.中國老區建設
[3] 被埋沒近半個世紀的中央紅軍長征先鋒團團長黃開湘.黨史文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