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近年來,通遼市科左中旗敖包蘇木大喇嘛套布嘎查依托區域優勢,以農業產業現代化為著力點,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特色產業,小小的菌菇成為村民致富的“金鑰匙”,撐起了鄉村振興的“致富傘”。
走進科左中旗敖包蘇木大喇嘛套布嘎查食用菌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景象。車間內工人們正嫻熟地進行拌料、套袋、滅菌、制作菌棒,智能化菇棚里菌棒整齊排列,一袋袋菌棒承載著村民收獲的希望。
“我們精心培育每一根菌棒,從原材料的選擇到加工的每一個步驟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只有這樣,才能種出品質優良的蘑菇,讓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食用菌基地負責人王初一介紹說。
小菌菇成就大產業,大喇嘛套布嘎查食用菌基地不僅是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寶,也是推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的強勁引擎。2021年,大喇嘛套布嘎查黨支部積極扶持集體經濟項目,回引了懂經營、會管理、有經驗的“菌菇能人”,創新采用“黨支部+種植大戶+群眾”的模式發展菌菇特色產業。嘎查村黨支部以土地入股食用菌產業,與經營者達成“保底+分紅”的合作機制,每年固定收取7.5萬元土地資金作為保底收益。當利潤突破20萬時,村集體還能按照總收益的25%參與二次分紅。大喇嘛套布嘎查食用菌基地種植模式為村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保障,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的穩步增長。
“我們做菌棒的原材料都是從周邊農戶家里回收來的,蘑菇種植周期相對較短,市場需求大,收益穩定。今年,我們預計制作25萬棒菌袋,初步計算能產出75萬斤蘑菇,按照市場均價3.5到5元的價格銷售,一年毛利能達到200萬到300萬元。”王初一介紹說。
種植戶剛采摘的蘑菇。包婷婷攝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機會,增加了收入。村民徐淑云便是受益者之一。
“我來這工作兩年了,隨著我對工作的熟練度增加,我的工資待遇也提高了。今年基地更新了設備,現在干活更方便了。種植基地離家特別近,還能方便照顧家里,這份工作太適合我了。”徐淑云滿意地說。
大喇嘛套布嘎查食用菌基地還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農林廢棄物資源,建立了循環農業產業鏈。通過回收周邊地區的玉米芯等原料,經科學配比加工成優質菌棒,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實現了“變廢為寶”,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徑。
大喇嘛套布嘎查黨支部書記宋玉寶介紹:“以前村里有2戶蘑菇種植示范戶,今年又增加了10戶種植戶。今年,我們嘎查將繼續加大對蘑菇種植產業的投入,不斷完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還計劃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打造集蘑菇采摘、科普體驗、農家樂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模式,進一步帶動嘎查的經濟發展。”
在科左中旗敖包蘇木大喇嘛套布嘎查一顆顆菌菇正蓬勃生長,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寶”、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引領著村民走向更富足、美好的新生活。(珍珍、關永喜)
來源:科左中旗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