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的MVP之爭,既明朗又激烈。
明朗的是,常規賽才結束,但早在賽季僅三分之一階段幾乎就確定亞歷山大和約基奇的雙雄之爭了;而激烈的是,這兩位候選人本賽季的表現無論放到哪一年,大多都能贏下MVP,但遺憾的是二人剛好在本賽季狹路相逢,一路緊咬糾纏到賽季最后階段。也因為出賽場次和球隊勝差逐漸拉大,天秤才開始稍微傾斜。
但即便如此,這二人的較量依舊能放到所有歷史上最白熱化的MVP競爭榜單之內。
現在,我們參考各方指標,從低至高為解讀前3名的MVP熱門候選人,以及最終人選為何難以抉擇。
第三位:字母哥
這位屬于是提名,但實則可能性基本為0,曾二度拿下MVP的希臘怪物。提名他并非完全無意義,主要是能襯托出本賽季MVP的競爭激烈程度。
本賽季字母哥場均30.4分11.9籃板6.5助攻0.9搶斷1.2蓋帽,場均得分高居聯盟第二、職業生涯次高;籃板聯盟第六,近五年新高水平;場均助攻追平生涯新高,命中率來到生涯次高,多項高階數據也都排在聯盟前排水平。
而在前面兩位怪物的史詩級表現之下,還能穩居第三,這已經是給字母哥最大的肯定了。
單純討論數據看,字母哥本賽季對比拿下MVP那兩年的成績毫不遜色,也因此我們將他名列第三位以示尊重。雖然數據不差,但MVP的聲勢卻和前兩位天差地遠。
其中最主要關鍵,其一在于今年僅僅東部第五的戰績,對于那兩年的聯盟龍頭戰績自然無法相比;但夸張的是,即便本賽季雄鹿能復刻那兩年的勝場數,本賽季他依舊只能排名第三位,足以看出前兩位怪物今年的表現有多夸張了。
第二位:約基奇
過去四個賽季里三度榮獲MVP,缺席的一次大概率還是因為評委的審美疲勞屈居第二。本賽季再度回歸MVP榜單的最強競爭者之一:更有甚者,他同樣打出了比前面三個MVP賽季,還要更加驚人的賽季表現,但即便如此,他還是無法確定能夠榮膺MVP獎項。
對比之前,我們列出本賽季約基奇的傳統數據:
29.6分12.7籃板10.2助攻1.8搶斷,57.5%的投籃命中率,41.4%的三分命中率,80.8%的罰球命中率,失誤率職業生涯最低,
場均得分和總得分排名聯盟第三,場均籃板聯盟第二,總籃板聯盟第四,場均助攻和總助攻排名聯盟第二,場均搶斷排名聯盟第二,總搶斷聯盟第三,場均出場時間36.8分鐘,聯盟第四。
高階數據排名:
BPM聯盟第一,OBPM聯盟第一,DBPM聯盟第二,WS聯盟第二,OWS聯盟第一,PER聯盟第一,VORP聯盟第一,Ortg聯盟第一,LEBRON聯盟第二,IMPACT聯盟第二,EPM聯盟第二;
其他相關數據:
本賽季33次三雙,聯盟第一,領先聯盟第二的字母哥多達23次;
本賽季聯盟新高61分得主,本賽季唯二多次50+得分的球員,10場40+得分;
掩護助攻聯盟第四,掩護助攻得分聯盟第四,干擾球權聯盟第七;
助攻率聯盟第二,防守籃板效率聯盟第十,正負值聯盟第三,USG%聯盟第十;
每百回合場上/場下分差高達18.56,聯盟第一;
打出31分21籃板22助攻的超級三雙,史上首位30+20+20得主;
史上唯三的60分大三雙球員,以61分刷新歷史大三雙得分新高;
3次西部周最佳球員,1次西部月最佳球員;
在他缺席比賽期間,掘金戰績為4勝8負。
綜合來看,本賽季的約基奇場均得分、助攻、搶斷、三分命中率和三分命中數均創下職業生涯新高,遠遠超過生涯次高水平,更是史上第一位得分、籃板、助攻、搶斷四項數據均為單賽季前五水平的超級怪物,且這四項場均數據和賽季總數均領跑全隊,蓋帽總數高居全隊第二。
創下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次單賽季場均三雙的紀錄,NBA歷史上第三人,唯一的非控球后衛得主。毫無意外,本賽季就是約基奇職業生涯至今為止個人數據和比賽統治力展現的最強一年,甚至比他的MVP賽季都要更強。
同時間,約基奇也是聯盟高階數據榜單上的最強球員,越高階、越是關于球員場上影響力和不可替代數據,越是足以認可這位大個子的最強水平。
從某個角度來看,如果本賽季約基奇最終輸掉了MVP,或許最大的原因主要來自于他的隊友威斯布魯克,正是當年他將場均三雙打貶值了,否則以約基奇本賽季的場均三雙,最后拿下MVP的勝算絕對能夠大幅提升
在如此出色的表現下,我們絕對不能夠把約基奇排除出MVP范圍,但是當他打出生涯最佳表現后依舊無法領跑榜單,甚至還在糾纏許久后逐漸被拉開。有此競爭對手,足以看出排名第一的人本季的表現有多爆炸了。
第一位:亞歷山大
不多說,直接讓數據說話,如此自然能夠一目了然的了解,約基奇為何被反超的原因了。
傳統數據:
32.7分5籃板6.4助攻1.7搶斷1蓋帽,51.9%的投籃命中率,37.5%的三分球命中率,89.8%的罰球命中率,得分、助攻、蓋帽、真實投籃命中率、使用率均為職業生涯新高水平,失誤率職業生涯次低;
聯盟場均得分和總得分聯盟第一,遙遙領先于第二名,連續三個賽季場均30+得分,職業生涯新高;
場均搶斷聯盟第五,總搶斷聯盟第二,場均出手聯盟第一,命中數聯盟第二,場均罰球聯盟第三,罰球命中率聯盟第六,總出場時間聯盟第十四;
場均蓋帽后衛排名聯盟第一,在他之前的全部是中前鋒球員,
總得分唯一突破2200分大關,超過第二名350分;
高階數據排名:
BPM聯盟第二、OBPM聯盟第二、DBPM聯盟第九,WS聯盟第一、OWS聯盟第二,DWS聯盟第一,PER聯盟第二,VORP聯盟第二,USG%聯盟第二,IMPACT聯盟第三,Ortg聯盟第四,Drtg聯盟第六,凈效率聯盟第一,LEBRON聯盟第一,EPM聯盟第一,正負值聯盟第一;
其他相關數據:
整個賽季只有開賽季第四戰低于21分,幾乎每場比賽都領跑球隊得分王位置,
連續五年聯盟突破次數最多,
每百回合場上/場下分差16.9分,高居聯盟第二,
本季On/Off累計分差聯盟第一,上場凈勝分高達918分,遙遙領先第2名超300分,
聯盟最多50+得分,本賽季之前從未拿下過單場50+得分,
13場40+得分,本賽季聯盟最多,30+和20+得分總場次同樣聯盟第一,
2次西部周最佳球員,2次西部月最佳球員;
團隊成績:
常規賽龍頭,打破雷霆隊史勝場新高紀錄,
史上單賽季凈勝分新高,聯盟史上第7支68+勝強隊,
聯盟進攻效率聯盟第三,防守效率聯盟第一,凈效率聯盟第一;
毋庸置疑,亞歷山大就是聯盟現役最強的攻防單兵球員,本賽季獨一檔的得分機器,且出賽場次足夠多,也穩定高效,相關數據積累放眼全聯盟也是頂級水平。
原本已經屬于頂級中距離殺手,本賽季連三分都成了穩定武器,更有甚者,他還是名列最佳防守榜單的前排候選人,搶斷和蓋帽都是后衛線乃至全聯盟的頂尖水平。
雖然看似和約基奇各有優勢,最強的單兵球員對決最全能的統治,但兩人本賽季的競爭一直處于糾纏狀態。傳統數據下,亞歷山大擁有絕對強勢的得分王和攻防優勢,給人足夠鮮明的印象,但就如同約基奇看似偏向團隊全能型的表現,亞歷山大在得分方面名列前茅。
至于以往一直難以挑戰約基奇的高階數據領域,本賽季亞歷山大同樣緊追在后,甚至在部分指標數據上還實現了超越;亞歷山大同樣在雷霆領跑得分、助攻、搶斷三項場均數據,甚至連后衛吃虧的籃板數據,則是名列球隊第二,相當全能的表現。
這些數據都足夠證明,亞歷山大除了是當賽季的最強單兵,同時也能像約基奇那樣,全方位的給球隊帶來幫助。
但難就難在,約基奇也同樣全面。場上影響力同樣難以阻擋,也正是這種雙方各領風騷的局面,才讓本賽季關于MVP的歸屬,成為了最大的熱門話題。
而在兩位超級球星的發揮下,最終很可能還是要由競爭者之外的因素決定最終結果。
一則是審美因素,正如當年約基奇落敗恩比德時,很多人為約基奇抱不平一樣,雖然當時的他也打出了絕不遜色前兩個賽季MVP級別的表現,但一直有人用更嚴苛的眼光看待連莊MVP的標準,以及總有鼓勵其他球員崛起的不同聲音。
本賽季自然也一樣,且對比當初恩約之爭,本賽季亞歷山大的競爭更加迅猛,在個人數據上他也確實具備和約基奇分庭抗禮。而對比此前的MVP候選人表現,本賽季又一次飛躍進步,再加上戰績的絕對領先,很難不讓亞歷山大得到一些認同票。
確實,二者之間存在懸殊不小的戰績差距。雖然數據證明,雷霆沒有亞歷山大依舊會是一支出色球隊,結合不在場上時的戰績和球隊凈勝分來看,沒有亞歷山大的雷霆至少是確定優于沒有約基奇的掘金。
但從亞歷山大不在場上所能影響的分差來看,全聯盟僅次于約基奇。毫無疑問,他不是那種只會刷數據的刷子,而是能將表現反映在球隊戰力差距上的絕對王牌。而雷霆最終也打出了反超騎士的隊史最佳戰績,聯盟史上僅有的7支球隊曾完成的68勝戰績,順利拿下常規賽龍頭位置,對比約基奇的掘金之間有著相當巨大的18場勝差。
當然,這也和約基奇近些年淡泊獎項的原因有關,除了兩隊勝差,賽季最后階段連續缺席五戰,拉開了他和亞歷山大出勤的差距,也導致球隊戰績被逐漸拉開,這一部分也是本賽季兩人最大的區別之處。
從比賽內容來看,約基奇大可以更加賣力的刷數據,打出更多三雙,繼續拉高場均三雙數據,如果他真想成為史上第三位五年四次榮獲MVP的超級巨星,他絕對做得到,這一部分不容懷疑。
但這樣反而就不是約基奇了。
即便如此,雖然逐漸被拉開差距,但不到最終投票結果出爐,約基奇依舊具備蟬聯MVP的幾率,至于誰才能夠在這場歷史級別的MVP之爭,作為球迷就安靜等待了。至于現在,我們就先好好欣賞這兩位超級球員帶來的史詩級競爭表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