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與美國陸軍于3月24日起舉行為期三周的聯合軍演。負責美國太平洋陸軍作戰行動的指揮官稱,在今年春季的美菲聯合軍演中,美軍將不會進行“堤豐”中程導彈系統的實彈發射演練。
據報道,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參謀部主任,邁克爾·博伊爾中將近日在馬里蘭州國家港舉行的“海-空-天”研討會上,闡述了美國海軍未來的發展愿景,在這當中,他透露了美國國防部正在著手調整美軍聯合部隊在“未來對華戰爭”中的訓練模式,要摒棄以往各軍種“各自為戰、分頭訓練同一類場景”的傳統做法,轉而要開展“跨大規模戰場空間的一體化協同作戰演習”,旨在通過實踐“更清晰地”掌握實施此類復雜聯合作戰所需的各種能力要求。
尼米茲號航母戰斗群(資料圖)
之前,美國海軍和空軍以太平洋為重點進行過多次大規模演習,隨后又加入陸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和太空部隊在太平洋進行一系列聯合軍演。博伊爾補充道,五角大樓一直試圖改變傳統的演習方式。“戰區”稱,盡管博伊爾沒有提及聯合演習的特定名稱,但很大程度上應該由美國空軍主導,也就是去年早就公布的“重返太平洋演習”,預計會有大約300多架飛機和數千名軍事人員參加。
當被問及太平洋戰區面臨的“特定挑戰”時,博伊爾表示,他曾反復思考,聯合部隊的需求如何界定,而現狀是各軍種仍然各自提出需求,這種“碎片化的模式”是必須要改變的,因此只有實兵的跨軍種聯合訓練才能探索和驗證聯合部隊的需求。博伊爾稱,據他調查,美軍現有體系下的所謂聯合演習大多是概念性的兵棋推演、能力驗證性的軍事實驗,或是驗證計劃的常規演習,即便是在投入實兵的野戰訓練演習中,也只是驗證戰術配合,并未驗證過應該在戰斗中優先投入哪些戰力。
軍事演習(資料圖)
美軍此番舉動,背后意圖昭然若揭。一方面,為中美關系可能出現的全面對抗做準備。通過實戰化演習,美軍試圖提升各軍種協同作戰能力,確保在未來可能的沖突中占據優勢。另一方面,這是美國極限施壓策略的重要一環。特朗普妄圖借助戰爭威脅,迫使中國在貿易戰中妥協讓步,以達到其不合理的經濟訴求。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美國的這些如意算盤恐怕很難得逞。中國經過多年的發展,軍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面對美國在軍事上的雙重施壓,中國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在軍事方面,中國要持續加強國防建設,加大在軍事科研領域的投入,不斷提升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和軍隊的作戰能力。強化軍事訓練,提高軍隊應對各種復雜情況和突發沖突的實戰能力。保持高度警惕,嚴密監視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動向,做好應對各種軍事威脅的預案。
據悉,近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公安部等部門,在福建省福清核電基地成功舉辦“風暴—2025”核安保綜合演練活動,通過組織模擬演練共同提升危機應對能力。演練全程貫穿多要素、多場景、多協同,有效檢驗了極端情況下我國核設施遭受外部攻擊時核安保力量的綜合指揮、快速響應、應急處置和協同作戰能力,切實提升核工業及相關重點領域的系統性、綜合性安全防范能力,統籌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風暴”系列核安保演練已經持續多年,而該演練自啟動以來重點一直放在反恐、網絡安全以及無人機襲擾等非傳統威脅領域,但今年的這場演練卻更加注重模擬了外部實體對我核電基地發起大規模強力攻擊的情景!其實,即便是在實戰中任何對手都不敢輕易攻擊我國的核電基地,因為對核電基地的攻擊如果發生,這必然會觸發我國的核反擊,而以中國目前的核力量來看,足以震懾住任何對手,不過在事關核安全的問題上我們做任何準備都不為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