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臨泉縣農副產品供港直通車正式首發。楊倩瑩供圖
4月15日,臨泉縣農副產品供港直通車首發儀式在瓦店鎮綠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順利舉行。副縣長徐兵,阜陽海關副關長杜超等領導出席活動,縣商務局、縣供銷社、國家農村科技園區、中原牧場公司主要負責人,縣發改委、縣農業農業局分管負責人及20家農業企業代表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嚴格品控保質量:全流程溯源打造“放心菜”
作為供港蔬菜基地,綠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構建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品控體系。基地實行嚴格的采摘標準:每日早7點至晚9點,100余名工人(含30余脫貧戶)按計件制作業,每筐18斤、單株12—15公分的規格精準采摘,日均可采摘200余斤,熟練工日薪達120元。采摘后蔬菜經二維碼溯源質檢,不合格品當場返工,確保每一顆蔬菜達標。隨后分類裝箱、3℃冷庫預冷2小時,加冰封裝后,次日中午1時準時發車,24小時內直達香港市場。
臨泉縣農副產品供港直通車正式首發。楊倩瑩供圖
千畝基地強產業:“四季無閑”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該項目總投資650萬元,流轉土地1100余畝,建成智能灌溉系統及500平米保鮮庫,主產廣東菜心、芥藍等葉類蔬菜,年營收達1000萬元。采摘季(9月至次年5月)全力供應深港,單輛冷藏車裝載20噸,抵港后價格較內地翻倍,單趟純利潤約10萬元。6—8月閑置期則輪作黑糯玉米、南瓜等高附加值作物,畝均產值分別達1500元、1300元,實現“土地不閑、農民增收”,帶動周邊群眾穩定就業。
關地協作暢通道:政策護航開啟供港“加速度”
阜陽海關向綠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頒發供港基地備案證書,打通了直供香港市場的“綠色通道”,現場解讀了供港農產品通關政策,并表示將強化全流程監管服務,嚴格保障供港農產品質量安全。徐兵強調,供港直通車是臨泉農產品“走出去”的重要一步,未來要以供港直通車為契機,推動臨泉優質農產品走向更廣闊市場,為助力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隨著首發車輛鳴笛啟程,臨泉縣正式構建起“政府搭臺、海關護航、企業唱戲、農戶參與”的全鏈條聯動機制。瓦店鎮依托綠源公司千畝供港蔬菜基地,將標準化種植、精準化品控、便捷化通關與農民增收緊密結合,讓田間地頭的新鮮蔬菜成為富民強鎮的“金鑰匙”。(楊倩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