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東南”,咱們中國人腦子里蹦出的準是沿海的繁榮:廣東、浙江,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可你知道嗎?美國的東南地區,卻是個異類。
2023年美國各州人均GDP排名,倒數七州里,東南地區占了五席,人均GDP遠低于全美平均水平,甚至比落基山區的州還慘。
這咋回事?地理條件優越的東南地區,為啥成了“窮親戚”?
東南地區是啥范圍?
先搞清楚“美國東南地區”指的是哪兒。美國人口普查局把全美分成四大地區、九大分區,東南地區主要指南方地區南大西洋中部東南分區,也就是俄亥俄-密西西比河以東、賓夕法尼亞和特拉華以南的區域(不包括華盛頓特區)。
這塊地兒包括佛羅里達、佐治亞、密西西比等州,面積廣,人口多,但經濟卻老是“拖后腿”。
2023年,美國人均GDP約8.16萬美元,可東南地區的密西西比4.2萬西弗吉尼亞4.8萬阿肯色5.1萬)等人均GDP連全國平均的一半都不到。 咋回事?明明地理條件不差啊!
地理:優勢多,缺點“要命”
要說地理,美國東南地區真不賴。它地處北緯30-40°,全是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水熱條件比東北地區好。地形上,除了阿巴拉契亞山脈,其他全是平原,種棉花、煙草啥的得天獨厚,比起西部的高原山地,東南地區簡直是“天選之地”。
可偏偏有個致命傷:颶風。美國是全球颶風災害最嚴重的國家,東南地區首當其沖。每年從北大西洋刮來的颶風,越過墨西哥灣,直撲東南沿海。
2005年的卡特里娜颶風,把新奧爾良淹得像“水城”,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比當年路易斯安那州GDP()還多!新奧爾良從此一蹶不振,城市發展像被按了暫停鍵。
從德克薩斯到北卡羅來納,東南沿海城市常年陷在“毀了重建、重建再毀”的死循環里。1900年的加爾維斯頓颶風,直接奪走近1萬條人命,經濟損失沒法算。相比之下,內陸的亞特蘭大因為遠離颶風,靠交通和農業優勢崛起成大都市。這么看,颶風硬是把東南沿海的潛力給“吹”沒了。
歷史:內戰“砸爛”了一切
地理只是表象,東南落后的根子還得往歷史上找。19世紀,美國東北靠著近西歐、礦產豐富的優勢,早早工業化,1861年工業產值已排全球第四。可東南地區呢?
還窩在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里,靠賣棉花給英國生存。南北理念沖突,奴隸制存廢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終于在1861年爆發了美國內戰
這場仗幾乎全在南方打,東南地區首當其沖。1865年戰爭結束,南方滿目瘡痍,資產毀了2/3牲畜沒了2/5,鐵路和工廠更是“歸零”。更慘的是,1/4的青壯年白人男性戰死,南方經濟直接“回到石器時代”。
內戰廢除了奴隸制,本該是東南翻身的機會,可現實卻更糟。戰后,南方社會保守排外,種族歧視變本加厲。1890年,密西西比州搞了個“人頭稅+文化測試”的投票規定,把黑人選民擋在門外。
種族隔離讓黑人生活無路,私刑更是家常便飯,1889-1899年,平均每年187.5人被私刑處死。3K黨橫行,巔峰時成員達600萬,連政客都摻和,公然排斥黑人和北方移民。
這種環境下,北方資本哪敢來投資?東南地區繼續靠單一的棉花經濟,可全球棉花價格下跌,農民收入雪上加霜。1860-1880年,北方制造業人均產值漲了45%,南方卻跌了2。北方還故意設貿易壁壘,像鋼鐵業的匹茨堡附加值,讓南方工業徹底淪為北方的附庸。
落后能翻身嗎?
寫到這兒,我想說,東南的“窮病”讓我想起咱們國家當年的西北。地理有短板,歷史有包袱,但不代表沒希望。
近年,美國北方企業因成本高、污染重,開始南遷,東南地區經濟增速明顯。佐治亞的亞特蘭大、北卡的夏洛特,都在崛起。
所以,我覺得,東南不是沒潛力,而是被地理和歷史的“緊箍咒”困住了。你說,它能擺脫這魔咒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