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了“一手資料”,資料顯示日本未來有很大概率發生大地震,造成將近30萬人死亡。
該消息的正式來源不是在中國,而是日本官方公布的。
到底是什么情況下的地震,能造成傷亡人數這么多?在已經預測到的前提下,能否提前進行避免?
日本被稱為“地震之國”,正是因為其超高的地震災害發生率。
日本列島恰好處于太平洋板塊、北美板塊、歐亞板塊以及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地帶。
這些板塊并非靜止不動,而是始終處于緩慢而持續的運動當中,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與俯沖非常頻繁。
根據歷史記載和地殼運動推算,日本國內發生8.0級以上的特大地震的頻次,通常都是有規律的。
近年來日本專家越來越有“不安”的感覺,因為他們預測到這一可能性正在急劇升高。
14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文提醒中國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災害,該訊息援引日本機構發布的信息稱:
一場“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大地震或將發生。
當時甚至有很多媒體收到的是“二手消息”,也就是直接轉發了中國大使館的警示,還不滿地稱中方在“虛構事實”“博人眼球”“危言聳聽炮制謠言”。
但后來日本電視臺方面明確表示,該預測是日本公立機構發布的,中國只是轉載的一方。
今年早些時候,在收集了很多相關性證據之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發布了一份統計報告,表示“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在未來30年內發生的概率約為80%。
南海海槽泛指日本南部本土地區和太平洋交界處的地帶。
因為其位于覆蓋面積約700平方公里的海溝、內部地殼活動非常頻繁的地帶,該地區的板塊運動導致大約每隔100至150年發生一次大型地震。
而通過多年來的地質觀測,日本專家認為地震終于“快要來了”。
不過對于日本來說,國內地震是司空見慣。
為了防止各種地震,日本國內還專門建造了特殊結構房子,以及防護地震的各種公共設施,保證最大程度減少傷亡,甚至連他們的書包都是能用于抵抗地震的。
但即便是如此,日本政府方面給出的傷亡數字仍然很驚人:
“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如果發生,至多或導致29.8萬人死亡,超過292萬億日元經濟損失,很多地區將會受到“滅頂之災”,所以公民必須做好一切應急準備。
為什么“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對日本的破壞性如此嚴重,這得從四個方面來看。
其一這次地震是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近海位置,這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日本人口分布,包括東京城市圈、奈良城市圈、大阪城市圈都將受到波及。
這些地方不僅是日本的工業中心,還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地帶。
任何大型地震如果發生在這里,后果可能被放大數倍到數十倍,如果是在冬天晚上這種時間發生的話,傷亡還會進一步擴大。
其二南海海槽大地震引發的最大災害是海嘯,浪高可能達10米甚至更高。
回顧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中,海嘯造成的破壞觸目驚心,而南海海槽大地震引發的海嘯規模可能更大。
相比于地震來說,海嘯具有強大的沖擊力和淹沒能力。
這種災難性的沖擊巨浪以極快的速度沖向沿岸地區,所到之處足以摧毀一切。
僅在日本沿海地區,就會有超過1000萬人需要緊急疏散,但在海嘯的快速沖擊下,很多人根本來不及逃生。
所以專家預計這次地震中,大部分的傷亡都是海嘯而不是地震本身帶來的。
其三次生災害不可忽視,日本房屋的結構設計輕便,但防火性非常差。
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大火燃燒三天三夜,東京85%的房屋被摧毀,大量人員在火災中喪生。
雖然日本現在的房屋已經重新修建,但很多城市地帶仍然慣用木材來當建材和家具。
如果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城市地區必然也是明火不斷,很容易就造成“大火焚城”的情況。
而且日本山脈眾多,地震很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在山區,這些災害會掩埋房屋和道路,對當地居民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其四也是日本人最擔心的事情,就是他們在海邊還有多座運行中的核電站。
盡管這些核電站在建造的時候,已經將其設計為“抵抗強震”的類型;
但大自然的力量不可預測,如果核電站遭受規模足夠大的地震和海嘯沖擊,必然會再次發生核泄漏事故。
例如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難,其危害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都刷新了記錄,也是目前由自然災害所引發的最大核災難。
可想而知如果地震等級強度太高,將核電站損毀的話,日本沿海和內陸都無法逃脫,周邊國家也會被波及。
這種假設性事件還沒有算到預估的傷亡中。
值得注意的是,和電視上宣傳日本如何熟練應對地震不同,根據相關機構的分析認為,日本是全球“救災效率最差”的地區之一。
因為他們的城市設計狹窄且閉塞,如果大型地震和海嘯破壞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救援隊伍和物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抵達災區。
而且道路中斷現象也非常廣泛,黃金救援72小時往往會因為這些困難而延誤,許多被困人員得不到及時救助。
另外日本地震導致的“人為災害”比如避難所條件惡劣,缺乏足夠的食物、飲用水和醫療物資,也會導致一些傷者病情惡化,增加額外的間接死亡人數。
由此來看日本所預估的“近30萬傷亡”真的不是一個虛報的數字,旅日同胞需要加強防范,保護好自身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