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加寶貴。
遺憾的是,許多人不珍惜生命,甚至不幸早逝。
那么,我們該如何保護生命,遠離災難呢?
春秋時期,鄭國有一位執政者“子產”,初掌國政時,面對的是國家狹小而受困、宗族龐大且寵信眾多的復雜局面。
人們編唱歌謠,預言子產的結局:“其父死于路,已為蠆尾,以令于國,國將若之何?”
但是,事態并未如人們所料發展,子產不僅安然無恙,還贏得了眾人的擁護和保護。
在他的一生中,體現了以下幾個成語,深入理解這些智慧,便能領悟到保全生命的方法。
01禮義不衍:在人群中,以“規矩”作為自我保護的盾牌。
子產上任后,面對眾人的不信任和同僚的憂慮,他首先著手制定法度,并在民間推廣禮儀。
同僚子寬質疑道:“如今的國家,權力與勢力說了算,你的法度又有何用?高層不執行的,百姓又怎會遵守?”
子產淡然回應:“只要禮義不缺,何必擔憂他人的言論?”
堅持正道,不改變原則,最終必將成功。
他制定了一套運行規則,并隨后頒布法律,將法律銘刻于鼎上,廣為宣傳。他親自帶頭執行,對重大事件公正裁決,公正無私的態度令人信服。
持續不斷地推行各種規則,使大家辦事有章可循,不再混亂。對于違規者,公眾會群起而攻之;
對于弱者,規則也成為了他們的保護傘。
只要一個人在規則范圍內行動,即使遭遇誤解或攻擊,強大的國家機器也會提供保護。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即便有破壞規則者出現,也會受到打壓,從而確保規則內的人安全無虞。
在當今社會,如果你在人群中遭受誤解或攻擊,切勿沖動行事,而應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舉個例子:你逛街時,遇到一個摔倒的老人,可以伸出援手,但同時也要拍照記錄,證明老人是自行跌倒的。
若老人試圖訛詐,你也不必擔心。即使周圍無人愿意為你作證,你所拍攝的照片也能證明你的清白,加上社會“崇尚美德”的規則和法律武器,確保你的安全。
在社會中生活,記住一點:與少數人相處時,用情感維系;與多數人相處時,用規則來規范。單位管理亦是如此。
02眾怒難犯:在對抗中,以“示弱”來保護自己
在子產執政期間,國家遭遇了一次內亂。
另一位執政者子孔,頒布了盟書,要求所有官員必須接受。然而,官員們并不買賬,立即開始反抗。
子孔決定對反抗的官員進行誅殺。
子產得知消息后,立即燒毀了盟書,并勸告子孔:“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任何決策,高高在上的人不應獨斷專行,而應傾聽大眾的意見。
雖然大家反對的不一定錯誤,但一定存在偏差,需要暫時退讓,以避免矛盾激化,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一旦出現混亂,應選擇休養生息,而不是以暴制暴。避免用血腥手段鎮壓暴力。
為了進一步化解矛盾,子產還推動了學校建設,保護了大家喜愛的老學校,使大家都能接受教育,得到教化。
隨著大批人從野蠻走向文明,暴力行為逐漸減少,社會變得更加彬彬有禮。
子產向周圍的官員解釋:“百姓辛苦勞作一整天,到學校里交流聊天,學習政策,這是對政策最好的保護。與其阻止大家議論,不如為他們提供一個表達意見的場所。”
在一個地方,如果有人示弱,有人逞強,強弱互補,就不會有沖突。
觀察棉花,被人捶打時會凹陷,但不久后又會恢復原狀,仿佛未曾受傷。
而石頭與石頭相撞,只會兩敗俱傷。一塊石頭,如果被無數石頭敲打,最終會粉身碎骨。
示弱,并非無能,而是一種曲線救國的策略,繞路而行,確保處處有退路。
03利人利己:在行動中,以“惠人”來保護自己
有人向孔子詢問:“子產這個人如何?”
孔子回答:“他是一個惠人。”
孔子還稱贊子產:“具備了君子的四種美德:他自己的行為謙恭,他對待上級恭敬,他養育百姓恩惠有加,他使用民力公正無私。”
將百姓視如己出,百姓便會守護他,無人能夠摧毀他。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能運用這一道理,你的周圍便筑起了銅墻鐵壁。
一個關心他人的人,如同細水長流,潤澤了他人的心田。看似有所損失,實則留下了諸多情感的種子,同時也為自己積累了福報。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不應責怪他人,而應反思自己:是否對他人有所不妥之處?
凡事都從自身找原因,你自然會摒棄對他人不利的因素。當對他人不利的因素消失,反過來,對他人有利的因素便無處不在。
為何在戰亂時期,百姓會保護士兵?因為士兵在保衛國家,舍生取義。
為何在職場中,有人會得到許多好處?因為他平時樂于助人,因此被推薦的機會更多。
穿上盔甲,是可見的防御;而廣施恩惠,則是無形且無邊的保護。
04與人為善:與人為善,廣施恩惠,不僅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擁護
子產深知,為政者若能與百姓同甘共苦,百姓便會視其為父母,甘愿為其赴湯蹈火。
他推行一系列利民政策,減輕百姓負擔,提高生活質量。在災荒之年,開倉放糧,救濟災民,使百姓免受饑餓之苦。
他關心百姓疾苦,傾聽百姓心聲,及時解決百姓困難。他的善行,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卻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
百姓對他感激涕零,視其為再生父母。在他遇到困難時,百姓紛紛伸出援手,為他排憂解難,使他安然度過一次次危機。
子產的故事告訴我們,與人為善,廣施恩惠,不僅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擁護,更能為自己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保護墻。在行動中,時刻銘記“惠人”之道,便能遠離災難,保全生命。
一個連生命都不珍惜的人,無法真正談論成功。
若失去了生命,所有的成就都將歸零,甚至可能留下千古罵名。
這個世界,既屬于你我,也終將屬于那些長壽之人。
除了保持身體健康,我們還應重視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學會保護自己。
生命是獨一無二的,堅持以柔克剛,從容地老去,這才是智慧之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