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周學津 王卓)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肺癌在男、女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順位中均位居首位。2022年肺癌新發病例106.06萬,占全部惡性腫瘤的22.0%;死亡病例73.33萬,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28.5%。
“早篩、早診、早治是肺癌防治的關鍵。對于有職業暴露史、直系親屬有肺癌病史、長期吸煙等高危人群來說,定期進行肺癌篩查很有必要?!?月15日,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目前,胸部低劑量螺旋CT是早期發現肺癌的有效手段,它能夠發現肺部微小結節,為早期診斷提供依據。與常規CT相比,低劑量螺旋CT的輻射劑量明顯降低,但仍能提供高分辨率、高對比度的圖像。”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肺癌應盡早診斷并及時接受規范化治療。肺癌的早期診斷主要依賴影像學檢查,必要時可結合病理學檢查。4月15日,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胡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一旦發現肺部的可疑病變,需要及時進行穿刺活檢、支氣管鏡檢查等,以明確診斷?!皩τ谠缙诜伟?,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且治愈率較高。對于中晚期肺癌,科學的綜合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當前,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對于肺癌防治來說,它們能起到哪些作用?胡洋認為,AI在影像學診斷方面表現出色,可以輔助醫生分析胸部CT圖像,幫助發現微小的肺結節,提高早期肺癌的檢出率。此外,還可以通過分析大量病例數據,為醫生提供診斷建議,減少誤診和漏診。
在胡洋看來,盡管AI在肺癌防治中具有諸多優勢,但它不能完全替代醫生的專業判斷。“醫生的經驗和診療思維在肺癌的診斷和治療中仍然起著決定性作用。AI更多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幫助醫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診斷準確性?!?/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