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經過多年準備和審慎評估,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決定加入《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并于2025年3月17日向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遞交加入書?!秴f定》于2025年4月16日,對中國生效。加入《協定》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漁業治理、維護國際漁業秩序的重要舉措,標志著中國在加強港口國監管、保護海洋漁業資源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牽頭制定,是近年來在全球漁業治理、打擊非法捕撈方面最重要的國際文書,旨在通過有效實施港口國措施,阻止非法捕撈的漁獲物經由港口進入國際國內市場,確保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生態系統的長期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于2016年6月5日生效,截至2025年4月15日,共有81個國家和區域一體化組織(歐盟)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
在打擊非法捕撈問題上,中國一貫堅持不姑息、零容忍的態度,近年來已經做了大量工作。
- 一是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對接國際漁業管理規則,逐步形成以《漁業法》為核心,《漁業捕撈許可管理規定》《遠洋漁業管理規定》等法規規章為配套的法制體系,增加漁船監管和處罰內容,加大非法捕撈處罰力度,保護傳統漁民生產生活。
- 二是不斷提高治理水平。中國根據相關雙邊漁業合作協議或安排,與周邊國家積極開展邊境水域執法合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相關國際法,積極行使開發利用公海漁業資源的權利,全面履行相關資源養護和管理義務。
- 三是嚴厲處罰違法行為。建立多部門海上執法協作機制,打擊違法違規作業行為。連續實施“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持續加大對涉漁“三無”船舶的清理取締力度。規范發展遠洋漁業,發布公海作業遠洋漁船白名單,提高透明度。
- 四是持續推進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多邊漁業治理,接受WTO《漁業補貼協定》,加入多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積極履行市場國義務,對相關水產品實施進出口合法性認證,嚴格實施水產品進出口監管。支持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小島嶼和最不發達國家,大力發展漁業和社區經濟。與歐盟、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重要漁業國家和地區開展機制性對話交流,就打擊非法捕撈開展合作。
當前,全球海洋治理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加入《協定》是中國積極履行港口國義務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堅決打擊非法捕撈的決心和信心。近年來,我國以更加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區域和雙邊漁業事務。目前,我國與亞洲、非洲、拉美有關國家簽署20多個雙邊漁業合作協議,與40多個國家開展政府間或民間合作,加入9個國際或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參加的涉漁多邊國際組織有30多個,為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漁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總臺央視記者 王凱博 陳博)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