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墻經典 品書香西苑
讀楊憲金編著紅墻經典12部新著的文化啟示錄之二
汲古學今論書道
讀楊憲金《書藝論道》有感
孫亞杰
甲骨文的發現,標志著中國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繼而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些書體的演變更是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漸行漸近,書法被文人墨客廣泛使用后,融入了藝術元素,使書法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楊憲金的《書藝論道》所談內容涉及廣泛、且有深度廣度。即談論書法的基點、起源、美學,又漫議書人及學養。
一,楊憲金在“筆韻心聲”章節里,重點介紹自己學習書法藝術領域的心得體會、書法情緣、實操技藝和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
相沿漢字“六書”造法,及書體發展簡史脈絡,從中找到美的感受,審美品位的提升。中國書法有著自己的獨特結構美,那就是線條的變化美、流暢的美、力度的完美和發揮個性的魅力的美。
二,簡評古今名家書法。“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乃王羲之、謝安、孫綽等人出游會稽山,溪水潺潺,流觴賦詩,晚霞歸室。
微醺行筆成法規,開創了妍筆流暢的行書,盡顯晉人書風范。
漢字五千年傳承,是文化的體現,如現習書者皆以“蘭亭”為標桿。
在《感悟米芾》一文中,楊憲金總結了自己學習的八點體會,易于入門和理解?。米芾的書法繼承了“二王”書法藝術衣缽,筆法豐富且變化多端?穩中有險,能夠在變化中達到統一。
在《欣賞王鐸書法有感》一文中,而發感慨的是王鐸等“漲墨”法,其草書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具有強烈的個性和獨特的風貌。他的草書作品充滿了力度和節奏感,用筆大起大落,氣勢磅礴,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王鐸的書法作品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歷史的見證。
建立在傳統功力與創新,確立王鐸在書法史上的特殊地位。
再讀《讀傅山“四毋、四寧”有感》和《臨習(書譜)的感悟》中,
我們可以了解到傅山的書法風格深受時代背景的影響,他對傳統書法進行了反思和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對于孫過庭而言,學習草書的書者是耳熟能詳的書法大師。
他告誡習書者,習書既要點畫平正,更要追求字的險絕,以鍛造個體書藝的個性與創新。
三,楊憲金原工作于中央警衛局,使他對于研究中國建筑文化特別是中南海的建筑藝術產生濃厚感情。在《墨跡勝境》一章的(試論中南海宮苑建筑特色)中,楊憲金以文字的表達形式給讀者呈現出中華民族建筑藝術的魅力,領略中南海的勝跡,詳細描寫了中南海建筑的名目。
中國古代建筑注重榫卯、斗拱等結構形式,講究中軸線對稱,建筑與園林的結合,創造出優美的自然環境。園林中的山、水、石、植物等元素相互呼應。
常用紅、黃、藍、綠等顏色進行裝飾。不同色彩的運用有著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內涵,體現了古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文化傳統。
雕刻裝飾內容廣泛,包括花卉、鳥獸、人物等,表現了古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
中國古代建筑強調天人合一的思想,院落的層次、疊落等。
綜述楊憲金《書藝論道》,是一本匯集了他多年從事研究古今書法家的寶貴書籍,是一本極具啟發性的書籍。
這里掛一漏萬,同時,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閱讀這本書,領略到讀書的魅力和價值。行文至此,賀詩一首:
憲金學問無遺力,
老來工夫已始成。
功業起于多才華,
大澤之事必躬行。
作者簡介:
孫亞杰(斗米公),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北京海淀文聯、海淀書美協會、京華印社會員。
原首都師范大學報刊社文美編輯。美術評論人 、書畫篆刻者。
兼職社會藝術團體:京華印藝社社長、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副院長、常務理事、藝術品鑒定鑒賞分院副院長、京津畫派研究會副會長、北京湘灝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國際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水墨藝術研究會,國典書畫院會員,才智博雅書畫社社長。
孫亞杰
2025.03.08.
編輯 文瑞
編審 韓家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