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的爭奪還在持續,烏軍失去大部分控制區后,殘余力量被壓縮在兩個村莊內。
這其中,還有不少外籍雇傭兵。
為了讓更多力量能撤出庫爾斯克,烏軍處心積慮的發起襲擊,試圖轉移俄軍的注意力。
4月15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稱,當日凌晨,烏軍向庫爾斯克進行密集的無人機攻擊,而且盯上了基礎設施,襲擊造成一名平民死亡,另有9人受傷。
隨后不久,俄軍就進行了強有力的回應。
俄空降兵部隊用D-30榴彈炮對烏軍的陣地、據點和彈藥庫展開猛烈打擊。烏軍的一個炮兵連被擊潰,還有大量的裝備、作戰人員損失。
另有俄羅斯媒體稱,俄軍對庫爾斯克外籍雇傭兵的臨時據點和集結點進行了打擊。
到目前,庫爾斯克和蘇梅邊境地區仍有大量的雇傭兵協助俄軍作戰。但是,在庫爾斯克8個月的戰斗中,俄軍輕松打掉波蘭1個野戰旅。就這戰斗力,讓北約的老底被掀開了。
根據格魯吉亞真理報消息稱,烏克蘭在庫爾斯克打了八個月的仗,光是外籍兵團的傷亡名單就能說明不少問題,波蘭雇傭兵在戰場上折進去快兩千號人。
據不完全統計,波蘭派出的雇傭兵團中,有1963人被俄軍擊斃,還有不少失蹤人員未能確定。
這個數字,相當于一個滿編旅直接被打殘了。
要知道,波蘭正規軍的現役人員也就十二萬出頭,陸軍攏共就三個師,每個師三四個旅。這么一算全國也就十來個能拉出來打仗的野戰旅。好家伙,一場仗就把一個野戰旅給報銷了。
還有來自北約多國的雇傭軍,在戰場上同樣損失不小,被軍擊斃的總數超過4500人。
短短八個月的時間,烏軍在庫爾斯克損失了7.34萬人,這一數字更是令人吃驚。
別看烏克蘭拿了5500件北約裝備,連西方訓練的精銳旅都頂上去了,結果照樣被俄軍按在地上摩擦。
北約30個國家加起來,能調動的機動部隊連十萬人都湊不齊,這數字說出來都寒磣。
現在烏克蘭戰場消耗的兵力,早就超過北約能承受的極限了。
在這種很明顯的差距下,北約多個政客還一直嚷嚷著要向烏克蘭派兵對抗俄羅斯,如果仔細看一下損失數據,是不是該好好掂量一下了?
俄軍現在根本不急著搞什么大包圍,就靠航空兵炸、炮兵轟,慢慢磨都能把烏軍磨沒了。
烏克蘭總司令西爾斯基雖然說烏軍消滅了四萬多俄軍,可人家俄羅斯補充兵源跟下餃子似的,這邊剛損失四十,轉頭就能補上八十。
烏克蘭呢?折損七十只能補回來十,這賬誰算都明白。巨大的兵力差距下,烏軍不可能贏得戰爭。
更重要的是,現在歐洲各國的軍工廠都抓瞎了。
坦克裝甲車這種硬貨,整個歐洲東拼西湊才弄出幾輛?送到前線還不夠俄軍塞牙縫的。
再看看俄羅斯那邊,坦克工廠24小時連軸轉,導彈無人機跟不要錢似的往天上扔。
從兵力到裝備,北約現在這狀態別說打大仗,就是高強度局部沖突都夠嗆。
更有意思的是,前段時間俄軍大規模打擊庫爾斯克蘇賈地區的烏軍時,還撿到了不少能用的北約裝備。
烏軍潰不成軍,在逃跑撤離的過程中把重武器都丟在了陣地上,北約這些武器就跟不要錢是的,該怎么浪費就怎么浪費。
照這么耗下去,等歐洲那點家底耗光了,戲還怎么唱?
庫爾斯克這場仗,把北約的老底都給掀了。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工業產能和動員能力,這兩樣歐洲現在要啥沒啥。
結果這些歐洲政客天天吵吵著要把俄羅斯怎么著怎么著,施加多大龐大的壓力,結果就跟紙糊的一樣。整天吹北約多厲害的人,臉疼不疼?
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