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壇天后凱蒂·佩里,平時在舞臺上又唱又跳,火爆全球的“水果姐”,突然換上宇航服,帶著五個姐妹,嗖的一下飛到太空,11分鐘后又穩穩當當回到地球。
更夸張的是,她們下飛船時一個個精神抖擻,活蹦亂跳,自己邁著大步走出來,完全不用人扶!
反觀咱們國家的航天員,下了飛船大多得讓人攙著,甚至抬著。
這差距咋就這么明顯呢?
美國航天真就比咱們強了十幾年嗎?
凱蒂·佩里這位樂壇大姐大,唱過《Roar》《Firework》,MV里天馬行空,粉絲都說她腦洞大得能裝下整個銀河系。
這次她真沒讓大家失望,帶著五位女性隊友,登上了“藍色起源”的New Shepard飛船。
2025年4月14日早上9點半,飛船從美國得州沙漠里的發射臺一躍而起,直沖云霄,飛過了100公里的卡門線,正式進入太空。
這11分鐘的旅程,聽起來短得像一首歌的時間,但對這六位姐妹來說,絕對是人生高光。
飛船沖出大氣層后,她們解開安全帶,體驗了幾分鐘的失重狀態,漂浮在艙內,透過大窗戶看著地球的藍色弧線。
據說凱蒂還即興唱了兩句《Firework》,把氣氛炒得火熱。
11分鐘后,飛船開始返回,降落傘打開,穩穩落在沙漠里。
艙門一開,六個人精神頭兒一個比一個足,自己爬出飛船,笑得跟剛開完演唱會似的。
而咱們的航天員,訓練了多少年,身體素質杠杠的,回來時卻大多得靠攙扶。
美國人這套操作,到底有啥不一樣?
先別急著感慨差距,咱們得搞清楚,這趟太空游跟傳統航天任務不是一回事兒。
凱蒂·佩里她們搭乘的“藍色起源”,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私人公司搞出來的商業飛船。
這玩意兒不是為了探月、建空間站,而是專為“太空旅游”設計的。
簡單說就是有錢人花幾十萬美元買張票,體驗一把當宇航員的感覺。
New Shepard飛船的設計思路很“接地氣”,它全自動運行,不需要乘客有啥專業技能,上了船,系好安全帶,剩下的交給電腦就行。
飛船的飛行高度剛過100公里,屬于“亞軌道飛行”,比真正進入軌道的航天任務簡單多了。
整個過程就像坐了個超級過山車,沖上去,飄一會兒,再落下來。
乘客不用受長期失重、輻射啥的影響,身體負擔小,自然下船時還能蹦跶。
再看看凱蒂她們的隊友,五個女性都不是專業宇航員,有的是企業家,有的是冒險家,還有的是網紅。
她們在發射前只接受了幾天簡單培訓,學學怎么系安全帶、怎么應對緊急情況,壓根兒不用像NASA的宇航員那樣,練上好幾年。
這么一看,她們能自己走出來,也不奇怪——畢竟這趟旅程,壓根兒沒讓她們的身體吃啥苦頭。
那咱們的航天員為啥下飛船時狀態沒這么好?
其實這跟任務性質有很大關系。
咱們的神舟飛船,是為真正的太空任務設計的,比如去空間站干活兒、做實驗。
航天員在太空待的時間長,短則幾天,長則幾個月。
失重環境下,肌肉會萎縮,骨骼會變脆,心血管系統也得適應。
回到地球后,重力一壓,身體需要時間重新調整,站都站不穩,更別說蹦蹦跳跳了。
而且咱們的航天員訓練強度高得嚇人。
選人時,身體素質得頂尖,心理素質也得過硬。
上了太空,任務繁重,操作飛船、做實驗、維修設備,樣樣都拿得出手。
回來的時候,身體已經超負荷運轉,艙外還有可能得適應沙漠、海洋等復雜環境。
攙扶一下,不是因為咱們技術不行,而是任務本身的難度和航天員的付出太大了。
舉個例子,神舟系列飛船的返回艙,設計上更注重安全性,能扛住極端環境,但舒適度肯定比不上“藍色起源”這種專為旅游設計的飛船。
咱們的航天員出艙時,穿著厚重的航天服,背著生命保障系統,動作本來就不方便。
反觀凱蒂她們,穿的防護服輕便,飛船艙內環境也更像個豪華游艇,體驗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藍色起源”這種商業航天,跟NASA的傳統航天項目是兩碼事。
NASA的阿波羅登月、火星探測,那才是硬核技術,全球領先。
咱們國家的嫦娥探月、天問探火,也是一流水準,絲毫不遜色。
但“藍色起源”玩兒的,是低技術門檻的亞軌道旅游,核心是賺錢,不是探索。
說白了,這就像豪華游輪和軍艦的區別,一個圖享受,一個圖戰斗力。
咱們的航天技術其實跟美國差距沒那么夸張。
中國的空間站已經建好,常年有人駐守,月球采樣也成功了,火星車還在紅土地上跑呢。
這些都是大國重器,技術含量甩“藍色起源”幾條街。
美國在某些領域,比如深空探測、火箭推力,確實有優勢,但咱們在空間站建設、載人航天上,已經是世界前列。
更重要的是航天這東西,不是比誰出艙姿勢帥。
咱們的航天目標,是為國家戰略服務,探月、探火、建空間站,都是為了長遠發展。
美國的商業航天,更多是為了市場,賺富豪的錢,兩條路,各有各的邏輯。
凱蒂·佩里的這次太空游,雖然是個商業噱頭,但也讓人眼前一亮。
商業航天這塊,美國確實走得快,他們有錢、有市場,貝佐斯、馬斯克這些大佬,砸錢把太空旅游搞得風生水起。
反觀咱們,商業航天剛起步,民營火箭公司像藍箭、星際榮耀,還在摸索階段。
但這不代表咱們落后,咱們的航天,有自己的節奏。
國家隊的實力,穩扎穩打,商業航天也在慢慢放開。
未來,也許咱們也能看到中國的“水果姐”,坐著國產飛船,唱著歌上太空。
到時候,估計也是活蹦亂跳,自己走出來,笑得比誰都燦爛。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