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知,最近這幾天,美國對世界各國的關稅做法,攪亂了整個國際貿易秩序。無論從經濟學看,還是從歷史經驗看,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在博弈論里,有個說法叫“納什均衡”,就是一種非合作的博弈,即在策略組合中,任何參與者單方面改變策略都無法獲得更高收益的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強調的是,我們要“以史為鑒,察往知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這是一種大歷史觀,也是中華文明的特點之一。現在,有一種擔心,關稅問題會不會影響范圍更大。
這種擔心有其道理,值得重視,它正好在關鍵的時刻告訴我們: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不能“摸魚”。用好城市調控自主權、加快專項債券支持土地收儲、全面加速房地產融資“白名單”落地、加強和改進財政宏觀調控推動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這些重大工作,還要一鼓作氣、乘勝而上、落到實處。有專家測算,美國這一輪加稅,我們2025年的GDP增速可能被削掉0.3%到0.5%,投資、出口、消費是GDP的“三駕馬車”,這其中房地產消費是最大的內需,是穩增長的主動力,也是經濟目標的穩定錨,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在這種時刻極其重要,也極其緊迫。做好了房地產工作,補上無論是0.3%、0.5%還是更多一些的數字,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難題。
我們知道,房地產涉及的管理部門眾多,有住房、有金融、有稅務、有財政、有土地等等,是一個大兵團作戰,在中央穩住樓市的政策已經清晰無比的前提之下,依當前國際和國內經濟貿易兩方面情況,房地產企穩回升工作要當作一架機器來看待,要全部開動,一個螺絲釘也不能出現絲毫掉鏈子,毫無障礙才能順利地生產出好產品,取得最好的效果成果。房地產宏觀調控工作也像一道算術題,任何一個數字做錯了,全盤都大受影響,因而落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地方都要進一步想明白、搞精準,不能大而化之,也不能等一等再說再做。
最近,我們注意到,在住房消費端,老百姓在金融政策方面有很多期望和呼聲,比如在房貸、房貸利率上再進一步調整優化,比如對一些特殊人群推出針對性優惠。價格是市場的核心,最近,我們調查了一些四五線城市發現,包括開滴滴的、做小生意的群體,他們積極買新房,也青睞買二手房,用他們的話說是因為“價格好”。這些年輕群體,購房不僅僅是用于居住和滿足孩子上學條件,他們也有了置業的思想,認為房子是實實在在的資產,他們的這種思想,正是道出了購房的經濟社會意義。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努力工作,一方面倚靠住房消費金融政策,他們實現了早已夢寐以求的城市住房夢。個人努力、房價親民,讓這些年輕群體加快了“租轉購”,擴大了剛性住房需求,同時也提振了改善性住房需求,提高房產流動性,活躍了市場。不要小看這些情況,只要相關政策到位、給力,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群體就會加快置業,那是他們努力的目標,是他們幸福的源泉,個體需求會利好整體市場,進而改善市場預期、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帶動相關產業鏈復蘇,這對穩增長起到積極作用。金融對活躍住房交易、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作用,怎么強調都不為過。這些年輕群體也坦言在還貸方面還是有點壓力,“雖然沒有太大問題”。
我們知道,人們對住房的需求有自然需求、生理需求、經濟需求以及有支付能力需求之分。現在,政府部門在重視改善性需求的同時,要重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這是很多三四五線市場的基礎,也是住房消費增長的一個基礎,潛在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很大,綜合政策上要看到他們,要助他們一臂之力。
在逆全球化浪潮興起、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當前世界,弄清楚擴大包括住房消費在內的所有內需,弄清楚過去兩年我們干了什么、已經干了什么、還要干什么的任務目標,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時代方向,我們就能頑強打開包括“好房子”在內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新天地,就能把我們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的事情做好,只要我們高水平用足、用好住房、金融、財政、稅收、土地乃至科技等全方位的一切政策,只要我們發揮我國超大規模住房市場的優勢,我們就能形成更高效率的政策和更高質量的市場之間相得益彰的大好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