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田野間、村莊旁、河渠邊,處處涌動著綠色的生機。隨著全市2025年度造林綠化任務的正式啟動,一場關乎生態、關乎未來的綠色行動在盤錦大地上全面鋪開。今年,我市計劃完成植樹14.8萬株,人工(更新)造林1286畝、退化林修復3000畝,同時對現有的16株古樹開展保護復壯,為生態屏障再添新綠。
近日,盤山縣錦繡花谷公園和盤山縣胡家鎮大牛鋪的綠化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參與植樹的干部群眾干勁十足,揮鍬鏟土、扶苗培土、提桶澆水,每個環節都認真細致,嚴格按照植樹標準操作,確保種植一株、成活一株。“種上樹,環境好了,心情也舒暢了。”大家一邊扶正樹苗,一邊笑著說道,新栽的紫葉稠李、京桃、海棠等苗木又為家園增添了幾分春意。
與此同時,盤山縣石新鎮的沙化治理區域,百余名干部群眾揮鍬鏟土,一株株新苗在春日暖陽下挺立。這里是我市沙化土地綜合治理的重點區域,今年計劃完成沙化土地人工(更新)造林167畝。“植下一棵樹,就是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綠蔭。這不僅是責任,更是希望。”石新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樹種以耐旱耐鹽堿的榆樹、槐樹為主,通過科學選種、適地適樹,讓綠色成為家園的底色。
根據我市2025年度造林綠化工作實施方案,市直、盤山縣、雙臺子區、興隆臺區、大洼區、遼河油田、住建、教育等地區和部門同步開啟了植樹活動,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綠化理念,通過補植補種、優化綠化布局,推廣科學綠化理念、培養全民植綠護綠意識,為盤錦的生態畫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科學實施植樹造林,改善人居環境,我市有部分地區需要進行沙化土地治理,近年來,通過科學綠化、系統治理,全市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沙化土地面積逐年減少。今年,我市將重點圍繞石新、得勝、高升三個沙化鎮街,實施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復工程,進一步鞏固治沙成果。
我市將于4月底前完成各類喬木栽植任務,5月底前完成灌木栽植,11月底前完成退化林修復任務。通過綠化美化,我市正逐步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生態愿景,這不僅是對綠色發展的承諾,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一種美好叫遼寧# #新時代六地遼寧杠杠滴# #振興新突破遼寧杠杠滴#
來源:盤錦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