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4月10日至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應邀訪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此訪是桑切斯首相三年內第三次訪華,訪問非常成功,彰顯了中西兩國進一步發展關系的堅定意愿和決心。林劍表示,兩國領導人進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雙方共同發表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提出打造更有戰略定力、更富發展活力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為兩國人民增進福祉,為中歐關系增添動力。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資料圖)
西班牙,位于歐洲大陸,是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西方國家,而此次桑切斯訪華,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次行程。首先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都是歐盟的主要合作伙伴,而今年還是中歐建交的第50周年,中歐關系非常穩固。而特朗普搬出來的“對等關稅”,歐盟自然也是受到了波及,而歐盟的態度,與中方一樣是不認可的,打算進行相應的反制。
在桑切斯訪華的兩天時間里,和中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達成了不少互惠互利的協議。
比如,兩國簽署的“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涵蓋了經濟、貿易、投資等多個重要領域。
至于歐盟對中國的態度,可能有部分調整,但難有根本性轉變,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德、法等大國,大概率會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尤其在新能源、農業領域。
并且前不久,中歐還就電動汽車關稅等問題進行對話,如果達成一致意見,歐盟可能減少對華限制。
雖然這還都只是猜想,但馮德萊恩似乎已經代表歐盟表了態,給未來的美歐和中歐關系定了調。
“由于擔心跨大西洋關系已遭受不可逆轉的損害,歐盟正競相與世界各國達成貿易協議,以減少對美依賴”,彭博社11日報道稱,歐盟首席談判代表、歐盟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預計于當地時間14日前往華盛頓,游說美國總統特朗普降低美國已對價值3800億歐元的歐盟出口產品征收的關稅。知情人士透露,在談判的同時,歐盟正在加緊努力在其他地區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因為歐盟官員認為,歐盟與美國的關系永遠不會回到過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0日表示,歐盟將進一步轉向亞洲。
馮德萊恩(資料圖)
要想在未來的新能源、智能化時代不掉隊,西班牙只能找中國合作。而我們呢,自然也能借助西班牙,為中國汽車出海拿下關鍵一站。另一方面,西班牙也是歐盟核心的農產品出口國,未來自然希望取代美國農產品,拿下更多中國訂單。其實在西班牙內部,從媒體輿論到民眾反饋,都支持桑切斯擴大對華合作。可以說,不管是回懟美國財長,還是常年無視美國施壓,桑切斯的底氣,都來自于西班牙自己。桑切斯也非常清楚,中西貿易合作實在是太互補了,西班牙的長遠未來,絕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
而在這個時候,歐洲的另一位主要國家之一——德國,也和中國表了態,德國的經濟部長明確的表示了,他希望歐洲能夠盡快的和中國建立合作。在歐洲各國遭受特朗普的威脅的情況下,中國和歐洲能夠建立團結的合作關系,那是再好不過的辦法了,而不是勸說中國能夠對特朗普讓步。結合歐盟和歐洲其他國家近期頻繁的和中國產生聯系,貿易問題和中國一起舉辦的會談來看,馮德萊恩對中國提出的要恢復國際貿易市場的公平和自由是可以相信的。
西班牙(資料圖)
中西關系的溫度在當前歐洲普遍對華復雜情緒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可貴。西班牙在對華合作方面,一直非常務實,無論是對“一帶一路”的參與,還是在中西企業互投方面,桑切斯政府始終展現出對華合作的積極態度。這種聲音不盲目附和美國,也不沉溺于意識形態的內耗,而是立足本國利益,嘗試在地緣博弈中為歐洲爭取主動空間。這也是歐盟想要對中國發出的聲音:希望可以遵循中西合作的邏輯,基于互利共贏與戰略互信來發展中歐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