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粵進深 趙盼盼
2020年底,一家名為“廣東新僑實業有限公司”的企業所在地塊,被政府收儲。
收儲原因是,推動城市空間布局優化、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因該地塊位于海珠區東沙大街29號,所以也叫“東沙街29號地塊”。
根據當年的公告,項目地塊總用地面積8093.86㎡。其中,新僑公司權屬用地面積7731.91㎡,夾心地塊企業職工房改房用地面積361.95㎡。
地也不是白收的,得掏錢。
當時,土地征收補償費加上其他相關費用,共約6.68億元。
這筆錢,由廣州市和海珠區財政各出了一半,分別出資3.34億元。
收儲后,新僑公司于2020年12月9日被注銷。
該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其實是廣東省出版集團旗下的企業,背后實控人則為廣東省人民政府。
而收儲地塊,在一年多后重回市場視野。
2022年初,地塊被列入海珠供地清單,計劃于該年第一季度出讓,但最后并未掛牌。
過了兩年多,2024年8月,這宗地塊又被重新掏出來,出現在了去年第三批次擬供商品住宅用地名單中。
但不知道是不是沒趕上,在這批地塊計劃出讓時間內,它并沒亮相。
而是在過后一個多月,才不緊不慢地掛牌。
2024年12月25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出出讓公告,地塊占地面積為8093.86㎡,計容總建面27476㎡,容積率3.5。
起拍價約8.79億元。
相比當年的收儲價格,溢價了2個多億。
一個月后,地塊競價出讓,被越秀地產底價拿下,折合樓面價3.2萬元/㎡。
拿地后,越秀地產進展神速,2個月不到就開了城市展廳。
案名也公布了,叫越秀珠實·皓悅濱江。
顯然是拉來了珠實地產一起開發。
不過,項目公司“廣州江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東中,并沒有珠實地產的身影,而是由越秀地產全資持股。
項目公司董事長、經理為劉艷,她也是越秀集團首席運營官、首席人力資源官、越秀交通董事長。
越秀珠實·皓悅濱江地處海珠濱江中板塊,雖不是臨江地塊,但距離江邊也不遠。
它最大的優勢是,周邊配套成熟及老城生活氛圍。
5分鐘步行至江邊,周邊有萬聯購物中心、益豐廣場等,還有很多街邊小店,足夠滿足生活所需。
但地塊周邊暫無地鐵,最近的地鐵站為市二宮站,直線相距約850米,步行的話或超過1公里。
學校方面,周邊有大元帥府小學、濱江東路小學、南武中學附屬學校、五中濱江學校等。
項目沒有配建小學,未來分到哪里,還要看教育局的安排。
越秀珠實·皓悅濱江,主打“小而精致”。
項目只有2棟樓,1棟30層高、2棟33層高,約300套貨量。
戶型為建面約84-107㎡全南向三至四空間,實用率約120-130%。
據悉,項目將于4月底開盤,預計走“小盤快打”模式。
價格方面,面積越大越貴。
其中,建面約84㎡,單價5.6-6萬元/㎡;建面約107㎡,單價6-6.6萬元/㎡。(價格僅供參考,具體以開盤為準)
海珠濱江中板塊,已經好多年沒有新的供應了。
周邊二手房,樓齡稍微新一點的也大多在15到20年之間。
目前,中海名都、華標品峰、華標濤景灣等二手掛牌均價在6-8萬元/㎡左右。
越秀珠實·皓悅濱江作為新規戶型,不僅使用率高,價格也不算貴,對比周邊的二手房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據媒體消息,目前,項目展示區已經全部完工;凍資鎖房已超100組。
當然,它也有弱勢。
一、距地鐵有段距離,依靠地鐵出行不太方便。
二、小區太迷你,僅有2棟,園林綠化和公共空間較為有限。
三、周邊老小區較多,選低樓層視野景觀上可能不會太好。
四、沒有配建學校,教育存在不確定性。
前不久,項目還因為施工問題被附近居民投訴了。
據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有網友稱:
海珠區東沙街29號樓盤,自2025年2月6日起至今進行施工建造樓盤,堅持每天早上7點開始施工,但從不于22點停止施工,經常施工至23點30,甚至凌晨1-2點的時間,噪音令周邊居民夜間無法正常休息,且施工時間過早,導致居民休息不夠,望領導予以解決。
該網友所提到的海珠區東沙街29號樓盤,即越秀珠實·皓悅濱江。
相關公司:越秀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