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條人工通道、20條快捷通道全時段開啟
海關、安檢“一次過檢”
總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
年旅客吞吐能力可達80萬人次
昨日下午4時許,當愛達·地中海號緩緩靠泊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游客葉瑞玲踏上新啟用的航站樓,便被煥然一新的通關體驗所驚喜:“前幾天出發還在舊航站樓,今天回來已經是新航站樓了,感覺這里更寬敞,通關速度更快,從下船到完成所有入境手續,很絲滑順暢。”
在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協調統籌,市口岸辦、廈門海關、廈門邊檢、廈門海事局、廈門港口局等部門通力協作下,位于湖里區遠航路75號的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新航站樓昨日正式建成啟用,愛達·地中海號滿載的2250名歸程旅客成為新航站樓啟用后迎來的首批旅客。
剛剛“上崗”的新航站樓立馬投入繁忙的“迎來送往”——當晚,郵輪汽笛再度鳴響,來自全國33個省市的旅客從這里出發,搭乘愛達·地中海號啟程前往日本。
下了船的游客從新航站樓的廊橋入關。
通關更高效
海關安檢“一次過檢” 等待時間縮短約50%
在這座投資7.3億元打造的現代化航站樓里,一場以旅客為核心的智慧變革正在發生。
步入新航站樓出入境大廳,海關旅檢通道從2道擴至4道,旅客通過時顯得寬敞從容。紅外測溫、放射性檢測……新航站樓采用先進技術實現非接觸式的無感監測。廈門郵輪港海關副關長秦浩介紹,升級海關設備,將進一步實現“無事不擾,無感通關”,提升旅客通關體驗。
新航站樓最大的變化,是旅客出境通關僅需進行一次行李檢查,等待時間縮短50%。原來,新航站樓通過數據聚合與視頻分析重構技術,將海關行李查驗和港站運營方的安全檢查合二為一,實現海關、安檢“一次過檢”。
在邊檢查驗區,全新的驗證臺配套國內先進的查驗設備,34條人工通道和20條快捷通道全時段開啟,保障客流的通關效率。入境、出境大廳分別設在一、二兩個不同樓層,首次實現出入境分層通關。現場還增設了8臺出入境記錄憑證打印一體機,滿足廣大出入境旅客辦理、報銷、公證及向使領館核銷簽證等需要。
“針對團隊查驗手續,我們提前受理審核組團旅行社資質和團隊團表信息,實現團隊手續5分鐘內快速辦理,與團員查驗同步辦結。同時,隨郵輪抵港、不登陸的船員也不用交驗出入境證件。”高崎邊檢站副站長陳錦來介紹道。
為保障國際郵輪航行和靠泊作業安全,海事部門制定“一船一策”保障方案,對郵輪實施全程動態跟蹤、交通組織和助航服務。廈門鷺江海事處副處長陳金存表示,海事部門開辟大型郵輪“直進直靠、直離直出”綠色通道,開展口岸查驗“聯合登臨檢查”,實現“一次登輪、聯合查驗”,提升郵輪口岸通關便利和效率。
現場實測顯示,入境旅客從離船到通關結束,平均僅需約10分鐘,通關時效提升約50%。
出行更便利
無障礙設施全樓配齊 無縫接駁市區公共交通
新航站樓總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地上六層,地下二層,年旅客吞吐能力可達到80萬人次。作為中國四大郵輪母港之一,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新航站樓,是全國唯一能同時看到跨海大橋、飛機、郵輪、貨輪的大型郵輪母港綜合體。
新航站樓里設置錯層值船柜臺,可以滿足3艘郵輪同時值船。本次新航站樓的啟用,在提升旅客出行效率的同時,將進一步提升廈門港口的綜合競爭力。
新航站樓投用后,將迎來更多郵輪停靠。靠泊計劃顯示,4月23日,愛達·地中海號與藍夢之歌號將同時靠泊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當日,愛達·地中海號“海絲”航線將從廈門啟航,目前船票已提前售罄。藍夢之歌號將以廈門為母港,計劃于下半年運營20個航次,航線目的地包括日韓熱門海島以及人氣極高的“海絲”地區國家。訪問港方面,“芮吉塔號”“招商伊敦號”等國際豪華郵輪也將到訪,助力提升廈門國際郵輪母港影響力。
“新航站樓設計有無障礙電梯、無障礙通道等便利設施,并配備專業的服務團隊,我們將以‘有溫度’的國際化服務保障旅客安全舒適出行。”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育斌表示,新航站樓周邊交通便利,可無縫接駁地鐵、公交,半小時內可直達機場、火車站,公司將結合新航站樓啟用煥新升級旅客服務,并將結合節假日等對航站樓進行特色氛圍布置,“讓游客走進航站樓就是旅行的開始”。
愛達·地中海號停靠在新航站樓處。
配套更多元
吃喝購娛一站集齊 拓展“郵輪+文化”體驗空間
目前,新航站樓正進一步豐富旅客休閑娛樂體驗。三至四層正在建設的“郵輪時光”濱海夜經濟區,將以國際、時尚、潮玩、科技為主題,引入LIVEHOUSE、餐酒吧、精釀吧等多元業態,為旅客帶來更為舒適、寬敞的候船環境,提升旅客出行候船體驗。
除新航站樓全面升級外,片區文旅配套也不斷提檔:廈門國際郵輪母港后方的“海上世界”已成為熱門打卡點;東渡客運碼頭的廈鼓時光濱海商業體則提供了全方位的“吃、喝、購、娛”服務。此外,投資23億元、全球首個閩南文化主題幻境公園“嶼見閩南·時光幻境”項目將于今年5月全面開放,以海洋文明、閩南文化、廈門故事為核心,通過建筑、演藝、多元業態、文化空間等,折疊呈現閩南千年時空景象,讓旅客沉浸式感受閩南文化魅力,為“郵輪+文化”體驗拓展空間。
近期,廈門港口局牽頭制定《廈門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6方面18條舉措和2025年的44項具體工作。下一階段,廈門郵輪產業發展將以增強郵輪客源組織能力和郵輪產品吸引力為核心,發揮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主體作用,打造“廈門郵輪旅游聯盟”,深化“海空聯運、海鐵聯運”,著力開發特色航線和“山海聯動郵輪+”旅游產品,做強、做優、做大郵輪旅游規模,并以此為基礎,發展廈門特色的船員培訓、郵輪物供等支撐產業,持續提升港口服務能力。
“我們力爭到2027年,廈門港實現郵輪接待量130艘次,郵輪旅客吞吐量60萬人次,打造‘高素質、高顏值’的廈門郵輪旅游精品名片。”廈門港口局水運處處長楊騰表示。
數據
2024年,廈門國際郵輪母港接待郵輪31艘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320%。
今年來,全球知名奢華郵輪“銀海晨曦號”“歐羅巴2號”相繼到訪廈門,共30個國家及地區的近千名國際游客乘坐郵輪來廈感受中國文化、領略廈門魅力。“藝術之船”愛達·地中海號4月3日也正式拉開了母港運營新航季,截至目前,已運營5個母港航次,搭載超1萬名旅客出游。
今年,還將有14個航次的廈門始發至日本、菲律賓等母港郵輪航線,以及3個航次的國際郵輪抵廈訪問。
提醒
坐郵輪 別跑錯地方
廈門國際郵輪中心于4月15日正式搬遷至廈門市湖里區遠航路75號,全面承接國際郵輪出入境查驗、旅客候船等服務。原址(湖里區東港路2號101)將同步停止所有國際郵輪業務服務。
交通指引
1.郵輪中心地鐵站2號口向北步行約150米;
2.87路、436路、M2路到達雙獅南路口公交站向南步行約130米。 本報記者 吳曉菁
辦通關 留足提前量
辦理出境提示1.出發前,旅客需檢查自己的護照有效期是否在6個月以上,提前打印船票或存電子版。
2.郵輪出發前4個小時,旅客就可以開始辦理出境通關手續;最遲也要提前1個小時。請合理安排出行及手續辦理時間。
3.年滿7周歲、身高1.2米以上辦理電子普通護照時已采集指紋的中國公民,可選擇快捷通道進行通關。不符合條件的,可走人工通道。
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羅子泓 圖/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