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子打在臉上的時候,仿佛針扎一般;被風吹在身上的時候,仿佛一盆水把身體淋了個透……”
1948年拂曉,蚌埠市某處賓館,時任軍統南京分部總指揮的周鎬在日記本上簌簌地寫著什么,“這是很艱難,但又如何?我的活動依然會繼續……”
很快,天亮了,護衛前來提醒周鎬準備出發,周鎬合上日記,將其用牛皮紙包好,鄭重地交給了護衛。
“這個包裹,你幫我收好,若是這次的活動我回不來,麻煩把包裹交給我的夫人,多謝。”
說完,周鎬頭也不回向著碼頭走去。太陽剛剛升起,在護衛的眼里,周鎬就這么義無反顧地飛蛾撲火,走向了太陽的彼端。
為什么身居總指揮高位的軍統特務周鎬會在日記本上記錄這樣的話語?
他的活動是什么?他是否平安從活動中歸來?這本日記本又將去向何方?
一切,還要從1910年說起。
此起彼伏的前半生
1910年1月,一個名叫周鎬的孩子在湖北省羅田縣出生了。
雖是農家子,但是周鎬的家境還算良好,6歲時入學私塾,19歲便考進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嘆一句“天之驕子”也不為過。
“天之驕子”都有著獨立的思想與堅韌不拔的品質。當時的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對學員們進行“蔣化”的教育,旨在把學生培養成忠實的蔣介石派。但是,周鎬卻頗為不同。
周鎬之所以考進軍校,是想要為了人民而戰,為了抗戰事業而奮斗,而不是來學習如何成為忠實的蔣介石分子的。
周鎬對“蔣化”教育的不滿引來了學院的注意,本就是學院重點關注分子的周鎬在一次政治測驗中表現出了反蔣情緒,被學院冠上“思想不純”的帽子開除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被開除的周鎬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轉頭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參與了淞滬抗戰等大型戰爭。
還不等周鎬在十九軍中發光發熱,蔡廷鍇、李濟深就以十九軍為中心,發動了“福建事變”,最后更是以失敗告終。就這樣,周鎬的報國志向再次“中道崩殂”。
之后,周鎬準備回家休養一陣,不曾想途中被國民黨特務盯上,在漢口就被特務以“通共”罪名逮捕了,彼時的周鎬才只有24歲。
曾是“天之驕子”的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會淪落到如今這個局面,想單純報國有錯嗎?不被蔣介石洗腦有錯嗎?
現實哪里允許周鎬思考這些,入獄后的他對人生產生了茫然,今后,他該如何?
意外的是,負責審訊周鎬的人,竟然是他的一位舊友!
友人深知周鎬的秉性,從周鎬的經歷中更是能夠判斷出他的清白,于是這位舊友,為周鎬指了一條明路。
“周兄,你出身黃埔,為何不加入復興社?只要你加入復興社,就可以重新開始!”
復興社全名復興社特務處,由戴笠領導,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軍統”。
“真的能夠重新開始嗎?”周鎬想。
對于此時的周鎬來說,從退學到所屬部隊起義,再到現在鋃鐺入獄,還有什么比現在更慘的情況嗎?或許加入復興社真的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1935年,周鎬正式加入軍統,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職位不斷上升,一切都在向好處發展。
只是,曾經的“反蔣思想”與“通共”罪名入獄的經歷終究是周鎬履歷上的黑點,不到半年,周鎬又一次被逮捕了!
這次的罪名依舊是“通共”,來勢洶洶,眾人都以為周鎬的軍旅生涯甚至是人生就要到此結束了。可是周鎬卻絲毫不懼,他只是不滿學校的洗腦教育,從未與共產黨接觸過,一身清白,何懼流言?
果然,不久后周鎬的清白被證實,無罪釋放,官復原職。
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正是因為此次誤抓,周鎬被軍統核心成員之一的周偉龍看見了!
他的青眼讓周鎬一下子進入了軍統核心人員的視線,都說“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前半生從未有機會奔跑,如今伯樂出現,周鎬這匹千里馬跑得比誰都快。
憑借自己精明強干、思想縝密的優良品格,短短幾年,周鎬從尉官到校官,從校官到少將,青云直上,一路暢通無阻!
偶然的機會
成為少將后,周鎬成為了軍統頭子戴笠的心腹,可以說得上是深入了軍統的中心。
時間來到1940年,彼時的戴笠迫切地想要在汪偽政府中安插自己的釘子,可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而汪偽政府首腦之一的周佛海此時生出二心,想要與重慶取得聯系。
很快,周佛海通過一份繳獲的電報,與戴笠取得了聯系,為了加強聯系,也是為了驗證周佛海投入重慶的真心,戴笠派周鎬前往南京與周佛海見面。
周佛海是個謹慎的人,哪怕周鎬隱藏蹤跡秘密前往南京,他還是沒有輕易露面。
但周鎬并不著急,敵不動我不動,既然你不來見我,我就當是來南京游玩好了。
正是在那段“游玩”的日子里,周鎬認識了改變他一生的人。
表面是汪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情報局上校秘書,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地下情報人員的徐楚光。二人一見如故,相處得很是融洽。
在南京游玩閑居了半年,周佛海才敢與周鎬見面,簡短地對話后,周佛海決定給周鎬在汪偽政府中安排一個職位。
“有著一雙睿智而銳利的眼睛,英氣逼人,威嚴中不失瀟灑。”周佛海評價著周鎬,“戴笠還挺有眼光的。”
周鎬的潛伏生涯就這樣開始了,他積極結交人脈,在南京權貴之中游走,一邊為重慶搜集汪偽政權軍事、政治、經濟的相關情報,一邊利用自己的汪偽政府身份接觸策反汪偽高級將領孫良誠等人。同時也與一見如故的好友徐楚光有了更深的接觸。
相處過程中,周鎬敏銳地發現了徐楚光的不同,即使他隱藏得很好,周鎬還是猜出了徐楚光的真實身份。
但是對于周鎬來說,他只是來完成打入汪偽政府的任務的,都是為了人民百姓做事,沒必要揭穿徐楚光。他甚至利用職位之便幫助徐楚光完成任務,為徐楚光的臥底生涯提供了巨大幫助。
周鎬現在就如同一位三面間諜,在汪偽、軍統和中共地下黨之間游走,這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強,也足以證明他的救國之心有多迫切。
人生轉折,死里逃生的周鎬
在汪偽政府呆了沒幾年,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降臨在華夏大地——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
從收音機里聽到這個消息的周鎬興奮極了,抗戰勝利了!從今以后,他是否就可以積極投身于建設工作,為國家,為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
周鎬還是太單純了。抗戰結束,戴笠根本不可能會放過知道國民黨和汪偽政府最多秘密的他。
1945年,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請周鎬到日本軍司令部“議事”。周鎬深信不疑,他是軍統在南京的總負責人,與日軍商議“接手”南京事務是再正常不過了。
可是,剛到日本軍司令部,周鎬就被軟禁了。他立刻聯系了戴笠,希望能夠離開日本軍司令部。
戴笠確實“救”他離開了南京日本軍司令部,可是轉頭就以“貪污受賄”的名頭把他轉移到了上海關押審查!
周鎬仿佛又回到了24歲那段被莫名其妙抓起來的日子。他四處聯系人脈,試圖證明自己的清白,卻得不到任何回應。直到此時,周鎬才明白,自己知道得太多,已經是戴笠的一顆廢棋了!
都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不等處置周鎬,軍統頭子戴笠就因飛機失事死無全尸。戴笠的死導致整個國民黨政府上下動蕩,趁此機會,周鎬終于重見天日。
彼時的周鎬不似曾經光鮮,一腔熱血被戴笠的背叛澆了個透,碰巧此時好友徐楚光來到了南京,周鎬心中的怨懟流水般向徐楚光倒出。
“徐兄,你說說,我這幾年提著腦袋為戴笠做事兒,我不想別的,只想實實在在地抗日;誰曾想,抗日勝利了,他們就卸磨殺驢,而我也栽在曾經最信任的人手里。真是造化弄人啊。”
看著曾經意氣風發的好友如此頹廢,徐楚光心中也是十分感慨。周鎬是個能人,又在軍統擔任要職,如今他對蔣介石政府失去了信任,為何不趁此機會,帶他加入共產黨呢?徐楚光信心滿滿,說干就干。
“當初就是蔣介石和戴笠派你來南京暗度陳倉的,倘若周兄你走漏了風聲,他們該如何向民眾交代?此番若不是戴笠已死,恐怕你我再難相見。”
說罷,徐楚光趁熱打鐵,與心死如灰的周鎬談論了當今的國內形勢,二人痛批了蔣介石等人在官場上爭權奪勢,貪污腐敗的作風。
周鎬心中的怨懟在與徐楚光的談話中得到了疏解,他很是佩服徐楚光的真知灼見,也對共產黨一心為了百姓的信念所感動。
周鎬當下就決定,要加入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敗給奸人的雙面特工
一開始,加入共產黨的周鎬只負責為共產黨提供重要情報,但是一次意外,我黨中出現了叛徒,徐楚光同志就義,蔣介石得知了自己身邊有一個共產黨地下情報人員的消息。
周鎬冒著巨大風險,憑借過去在汪偽政府潛伏的經驗,接過了好友的任務,成為了為共產黨策反國民黨高層干部的雙面特工。
首要策反人員,就是曾經的汪偽政府高層,現在由于情緒多變而被稱為“百面將軍”的孫良誠。孫良誠歸順國民黨后,在其中的地位并不高,一度受到其他將軍的歧視。因此對國民黨的歸屬性不強,是值得策反的人選。
周鎬恩施并濟,循循善誘,在他的努力下,孫良誠很快便被策反成功。之后淮海戰役發生時,在孫良誠的推薦下,劉汝明進入了周鎬的視線。
劉汝明的弟弟曾是劉伯承將軍的同學,還有孫良誠這個好兄弟歸順在前,周鎬對劉汝明沒有產生一絲懷疑。
短時間內連續策反國民黨高層干部兩人,這真的是可能的嗎?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天上掉餡餅?
出于謹慎考慮,周鎬的上級命其謹慎處理,最好是暫緩策反,徐徐圖之。
但是此時淮海戰役近在眼前,若是策反了劉汝明,就會減少更多的傷亡,能夠挽救更多百姓和戰士的生命!
于是,在劉汝明孫良誠共同向周鎬發出邀請時,他積極請求上級允許,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段兇險無比的旅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無論是孫良誠還是劉汝明,他們都太膽小了。他們聽說過所謂的“雙面特工”,擔心周鎬面上是共產黨,實則是蔣介石派來試探他們的特務。
在滅門與保命之間,他們選擇了保命,向蔣介石匯報了周鎬的所作所為。得知周鎬是共產黨的蔣介石氣急了,誰能想到他多次信任的人竟然會是共產黨?
于是,他命令孫良誠與劉汝明釣魚執法,引誘周鎬前來,實行槍決!
1949年1月20日,周鎬倒在了黎明之前。
守護父親日記的16年
好在,周鎬在出發前,將自己的日記送了出去,也就是開頭發生的那一幕。
就這樣,收到父親日記的李華初母女三人,永遠地失去了家人。
聰慧如李華初,她知道丈夫的東西不能夠輕易外露,為了紀念丈夫,她將丈夫在黃埔軍校的畢業照、同學錄等埋在地下做了衣冠冢,其余的物品用牛皮紙包起來藏在枕頭下,獨自養大了三個女兒。
據大女兒回憶,母親在世時最愛的便是回憶父親,她總是一邊流淚,一邊說:“你爸爸是個非常好的人,都說好人會有善終,為什么他就沒有呢?”
后來,母親去世,三個女兒便繼承了母親保留多年的父親的遺物,由于知道這些物品的特殊性,大女兒先將其用牛皮紙包起來,外面再包一層玻璃紙,黎明時爬上山頂埋在土里,深夜再爬上去拿回來免得被小動物咬到。
就這樣保護了多年,直到1965年,周鎬同志雙面特工的身份才得以曝光,追加以烈士身份。
16年的躲躲藏藏,周家三姐妹終于等來了屬于父親的榮耀,她們毫不猶豫地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父親遺物,其中就包括那本日記。
后來,那本日記成為了雨花烈士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只要是到過雨花烈士博物館的人,都能夠看到周鎬同志的那本日記,還有日記中那句:
“生命僅一線之安,此后余生,當誓為黨國人民盡忠,拼命消滅蔣賊政權。余生有幸,必達此目的也!”
共和國的旗幟上,輝映著隱蔽英雄的殷殷熱血和赤膽忠心,周鎬同志的付出,我們永遠會記得!
參考文獻:
[1] 包洪鵬,李立國. 雨花英烈——周鎬家書研究[C]//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弘揚雨花英烈精神 強 化紅色文化擔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
2019:10.DOI:10.26914/c.cnkihy.2019.068513.
[2] 輝剛.周鎬在解放戰爭中的策反活動[J].炎黃春秋,2016(11):66-71.
[3] 周慧勵,孫月紅,沈量.追憶我的父親周鎬[J].武漢文史資料,2015(04):15-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