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多名知情人士14日披露,因擔憂“美國潛入歐盟委員會(信息)系統”,歐盟委員會向一些即將赴美的官員發放一次性手機和基礎款手提電腦,以防范美方情報人員竊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這一措施表明歐盟將美國視作潛在安全風險,凸顯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今年1月就任以來歐美關系惡化程度。一名未具名歐盟官員說:“跨大西洋聯盟終結了。”
更新赴美安全建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4月21日至26日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春季年會,歐盟委員會三名高官將參會,分別是分管經濟等事務的委員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分管金融服務等事務的委員瑪麗亞·路易斯·阿爾布開克、分管國際伙伴關系事務的委員約瑟夫·西克拉。這些人已收到歐盟委員會關于防范美方竊取機密的最新指導意見。
一名知情官員說,歐盟擔憂“美國潛入歐盟委員會(信息)系統”。據報道,歐盟與美國正就多領域敏感議題進行談判。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14日在華盛頓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會談,以期緩解歐美間正在升級的貿易戰。
2025年4月2日,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外。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趙丁喆 攝
據報道,歐盟在向赴美官員發送的書面文件中建議他們在美國邊檢處關閉手機,并將其放置在特制手機套中,防止手機的信息遭竊取。歐盟委員會向《金融時報》證實,近期確實更新了赴美安全建議,但否認在書面文件中就一次性手機使用注意事項作出具體提示。
近期已有一些歐洲赴美游客和學者因被查出曾在社交媒體或文件中發表“批美”言論而被拒絕入境。法國政府今年3月說,一名法國學者入境美國時遭拒并被遣返,理由是他就美國政府針對學術研究領域的政策表達“個人觀點”。
“竊聽帝國”的黑歷史
歐洲智庫布魯塞爾地緣政治研究所所長盧克·范米德拉爾認為,歐盟委員會的建議并不讓人意外,因為華盛頓是“傾向于動用法外手段推進自身利益和權力的對手”。
如范米德拉爾所說,歐盟委員會采取防范措施事出有因。長期以來,美國倚仗自身霸權地位和技術優勢在全球實施了大規模、無差別監聽監控,從一戰后的“黑箱計劃”、二戰后的“三葉草行動”到冷戰時期的“梯隊系統”,再到2013年曝光的“棱鏡”秘密監聽項目……美國的監控范圍異常廣泛,無論盟友還是“對手”,都是美國無差別竊聽的對象。
2013年,美國前防務承包商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向媒體曝光了美方代號“棱鏡”的大規模竊聽項目,其對象不僅覆蓋美國公民,也包括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政要和民眾,消息引發軒然大波。德國《明鏡》周刊2014年援引斯諾登提供的文件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2009年針對122名外國領導人實施監聽,并建有一個專門存放外國領導人信息的數據庫,其中關于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報告就有300份。
2013年7月12日,新聞工作者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打開網頁瀏覽斯諾登的訊息。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2015年,“維基揭秘”網站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在希拉克、薩科齊和奧朗德擔任法國總統期間對其實施竊聽。同年,該網站曝光美方針對日本的大規模竊聽項目“目標東京”,對象涉及日本內閣府、經濟產業省、財務省、央行等。
2021年5月,丹麥媒體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當地網絡,在2012年至2014年間竊聽德國、法國、挪威、瑞典等國政要的短信和電話通話,這令歐美互信遭到重創。
2023年4月,一批美軍秘密文件出現在社交媒體上,內容涉及美國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以及韓國、以色列、烏克蘭等盟友的竊聽行動,再次暴露美國監聽行動范圍之廣。
2024年7月,巴西總統盧拉的傳記作者費爾南多·莫賴斯向媒體透露,他的寫作團隊從美國不同機構獲取的1966年至2019年間有關盧拉的819份文件顯示,美國政府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對盧拉進行監視。莫賴斯表示,他目前獲得的“研究報告”是截至2019年的,最近5年來尤其是2023年盧拉開啟第三個總統任期以來還有多少“研究報告”不得而知。
“沒有可避難之地,沒有可安息之所,美國政府不會接受任何地方處于其監控視野之外。”美國記者巴頓·格爾曼在《美國黑鏡》一書中如此揭露。
霸權行徑遭國際社會譴責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對他國監聽監控打的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幌子,實際卻是竊取他國機密、干預他國內政,為維護自身霸權肆意妄為,嚴重損害他國主權、破壞國際秩序。
美政府借“反恐”之名不斷擴大安全機關權限,以方便其對他國進行監聽。其中,美國《涉外情報監視法》“702條款”允許美情報機構在未經法院許可的情況下對“外國目標”實施監聽,搜集其電話、短信及互聯網通信內容。2024年4月,“702條款”在美國國會獲批延續。
伊朗政治分析人士拉扎·卡萊諾埃認為,包括監聽在內的網絡戰是美國“混合戰爭”的工具之一,與經濟制裁、恐怖活動、心理戰以及軍事行動一樣,都是其用來干涉其他國家、達到自身政治目的的手段。
2023年4月美軍秘密文件泄露后,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表示,針對媒體報道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其他聯合國高級官員信息交流遭美國政府監聽事件,聯合國已正式向美國表達關切。迪雅里克表示,聯合國向美方清楚說明,這類行為與《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特權及豁免公約》中為美國列出的義務“不一致”。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塞巴斯蒂安·佩里莫尼對新華社記者表示,美軍泄密事件表明,美國繼續圍繞自身和美元體系建立單極世界,通過竊聽等手段施壓他國,甚至包括其盟友。
2013年10月2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塊反監控的大型標語牌豎立在國會大廈前。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西班牙《國家報》曾刊文指出,世界上有許多地圖,如地理地圖、人口地圖、經濟地圖、軍事地圖及政治地圖,這些地圖可以提供各類信息,但都無法像美國的“監聽地圖”那樣呈現出關于霸權的赤裸裸現實。
來 源:長江云新聞綜合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