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武清婦聯圍繞新需求新期盼持續發力(引題)
讓家庭服務“推門可見、觸手可及”(主題)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高麗
“看了開在小區里的家風巡展我才知道,原來鄰居李鳳蘭奶奶是位身先士卒的民兵女英雄。”“社區巾幗家政實訓點,培訓、取證、實習、上崗一條龍。”……
“推門可見、親身可感、觸手可及”,近年來,天津市武清區婦聯緊緊圍繞廣大家庭的新需求新期盼,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上持續發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實家庭服務,為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注入強大動力。
弘揚優良家風,筑牢幸福家庭之基
春日的南湖景區人流如織,一群游客圍著景區入口處醒目的家風展板津津樂道。從景區到文化場館,從社區到村街,武清區婦聯制作3000余塊展牌,通過展示100戶“最美家庭”的優秀事跡,讓家風巡展“走起來”,超過100萬人次受益。
不僅如此,武清婦聯還打造了雍陽好家風精品研學路線和運河親子家風游項目,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
邀請“最美家庭”成員講述“家常事”是武清區婦聯的積極探索。武清區婦聯號召各級婦聯組織開展“最美家風故事會”近2000場,實現全區700余個村街社區多輪覆蓋,營造出家家爭當最美的濃厚氛圍。同時,武清區婦聯還充分發揮“最美家庭”的引領作用,實施“家風蒲公英”計劃,通過開展各類家庭建設活動,讓“最美家庭”深度參與基層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回應家庭期盼,提升家庭獲得感
“婦聯真不愧是‘娘家人’。”南蔡村鎮婦聯主席薛雪掰著指頭細數近來婦聯組織的活動:為黨務工作者組織專場“幸福聯線”交友聯誼活動,開展“雍陽花開幸福講堂”的婚戀講座,后續還會安排兒童早教和家庭教育課程等活動……
為服務年輕人婚戀交友,武清區婦聯聯合多部門開展“幸福聯線”青年聯誼交友系列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為500余名單身青年搭建婚戀平臺。
家庭教育關乎孩子的成長和家庭的未來。武清區婦聯創新舉辦“雍陽花開幸福講堂”活動,突出“孕媽媽、新生兒、兒童早教、青年婚戀、家家幸福、家庭成長”等六個家庭教育精品課堂,開展“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進網絡、進‘三新’領域”等“五進”活動3000余場,構建起全年齡、專業化、遞進式、成長型、全周期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
針對家務難題和婦女就業問題,武清區婦聯在全市率先成立巾幗家政聯盟,探索“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婦女微家”家政服務模式,唱響“雍陽·津姐”家政品牌。通過開展家政進社區培訓班,為社區家庭提供多種便民服務,幫助2800余名婦女實現就業增收。
紓解現實問題,守護家庭和諧安寧
小喜(化名)是下伍旗鎮北閆莊村的一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愛心媽媽”李秀英通過一次次家訪,細致了解孩子的境況。通過奔走協調,李秀英幫助小喜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叔叔送到養老院生活,還幫他爭取到了低保和助學政策。
像小喜一樣,目前全區1000余名留守困境兒童與“愛心媽媽”已全部結對,并建立了“一人一策”關愛清單,700余個村街社區全部建立了“愛心媽媽驛站”,已開展3000余場關愛服務活動。
單親困難母親也是婦聯組織關注的重點群體。武清充分發揮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的作用,建立巾幗愛心服務站,為單親困難母親提供資金、物資和保險等多重保障。
為了化解婚姻家庭矛盾,武清區婦聯聯合各職能部門建立聯動工作機制,深化“黨建+婦聯+網格”排查工作機制,探索“婚調+”工作新模式。通過走訪排查家庭,下達告誡書和簽發保護令,成功化解了多起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保障了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我們將持續打造有熱度有溫度有廣度的家庭工作品牌,辦好婦女兒童和家庭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讓婦女兒童和家庭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武清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李金霞表示。
來源:中國婦女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