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乘坐G8446次列車,本趟列車由廣州東開往廣州南……”4月14日13時42分,隨著高鐵列車乘務員的播報提醒,由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策劃推出的“沿著高鐵看‘百千萬’”大型全景直播報道團出發了,鏡頭聚焦高鐵沿線的縣鎮村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以來的新變化新成效。
G8446是一趟高鐵環線列車,途經廣州、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梅州、揭陽、潮州、汕頭、汕尾等城市,歷時約6小時再次回到廣州。自2024年9月開通以來,該環線大大縮短了粵東地區與大灣區城市的時空距離,串聯起眾多景點形成粵東旅游“黃金走廊”,繪就了一幅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景圖”。
古村煥新顏,文旅出新彩。直播第一站,團隊來到了廣州增城區新塘鎮瓜嶺村。這里的嶺南水鄉特色鮮明,清代建筑民居群錯落有致,“水上古村”成了文旅熱門打卡地。這也是“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帶來了的大變化。瓜嶺村駐村第一書記李修名表示,接下來,要以多種方式激活村內資源,打造具有嶺南濃郁特質的嶺南精品酒店、鄉村文化休閑產業特色民宿。
圩鎮迎新機,創客返鄉忙。走進河源東源縣仙塘鎮糖巢創客社區,這里曾是鎮上的“老圩鎮”。當地通過社區改造提升并引進創客團隊,打造鄉村文化創意園區,吸引青年人才返鄉創業,“老圩鎮”煥發新生命。2024年,鄉村運營團隊實現營業收入60萬元,村民總收入增加50萬元?!霸炬偵现挥袔准疑痰旰惋埖?,現在多了許多年輕人?!碧浅厕r文旅(河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盈說。
項目龍頭帶,縣域添動力。南海之濱的揭陽惠來縣,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坐落于此。當主播走進項目的中心控制室和產品碼頭,連連驚嘆技術之高端。隨著項目落戶啟用,惠來縣從一個不起眼的農業縣逐漸成長為享譽海外的“石化明珠”。截至2025年3月底,項目累計加工原油超3300萬噸,創造產值超2000億元,支持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朝著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邁進,大項目帶動縣域經濟不斷壯大。
英歌“潮”出圈,嶺南文化熱。隨著哨聲和激昂的鑼鼓聲響起,隊員們變換著陣形,跳起富含節奏感的英歌舞步……來自汕頭潮陽區銅盂鎮深坽村李族英歌隊的英歌舞吸引眾人駐足欣賞。不遠處,一個以“潮陽英歌”為主題的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正在如火如荼建設。通過串聯名勝古跡、名人故居、美麗鄉村、非遺文化等資源,銅盂鎮不斷激活傳統文化“流量密碼”,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今年是廣東“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重要節點。當前,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投身深入推進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中,抓住產業根本壯大縣域經濟,抓住風貌基礎改善人居環境,抓住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打造美麗鎮村,抓住改革關鍵激發創新活力,不斷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加快建設煥然一新的縣鎮村。
廣州
瓜嶺村·清代建筑民居群
嶺南僑鄉變身熱門打卡地
走進位于廣州增城區新塘鎮東部的瓜嶺村,清代建筑民居群錯落有致,嶺南水鄉特色鮮明,由華僑捐資建成的寧遠碉樓矗立水畔——這是一座兼具嶺南特色與僑鄉文化的古村。
“瓜嶺村的海外僑胞超2000人,是村內人口的2倍多,如今他們仍會捐資響應村內的公益事業?!惫蠋X村駐村第一書記李修名介紹,僑鄉留下了不少特色民居建筑與特色碉樓,成為瓜嶺村開發文旅的優質資源。
從全村層面整體規劃產業、以棟為單位開發建筑資源,瓜嶺村逐棟修繕,將閑置的舊廠房、舊祠堂、舊民居打造成文創產業園、非遺街區和高端民宿,同時依托村內老街、碉樓、龍舟、水系、田園、文化等旅游資源,以鄉村休閑度假為主題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文旅產業。
如今,瓜嶺村已成為周邊游客假日休閑的熱門目的地?!捌饺盏目土髁窟_800—1000人次/日,周末及黃金周客流量可達3000—4000人次/日?!睆V州瓜嶺僑鄉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戚興華告訴記者。統計數據顯示,項目啟動以來,瓜嶺村累計盤活古村老舊房子、宅基地、村集體用地近3萬平方米,每年為瓜嶺村增加收入約180萬元。
惠州
永漢鎮·“尋貓之旅”主題街區
打造“尋貓之旅”讓流量變“留量”
走進惠州永漢鎮的“尋貓之旅”主題街區,一只只憨態可掬的“豹貓”雕塑映入眼簾,它們或趴在房頂休憩、或在房屋間伸著懶腰……引來不少游客駐足拍照。隨著“豹貓”走紅,這座南昆山腳下的圩鎮更加熱鬧,到永漢鎮“數貓”成了大家“打卡”惠州的新選擇。
“通過特色街道的品質改造升級,永漢鎮不僅實現了沿街管理有序、立面整新,還全面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庇罎h鎮“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林容粵介紹,“尋貓之旅”這一主題靈感來自南昆山現有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通過打造“尋貓之旅”主題街區,圩鎮“顏值”得到提升,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和消費,讓游客流量變為“留量”。同時,當地抓住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機遇,積極引進重點項目,不斷豐富圩鎮“內涵”。
通過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永漢鎮以全新面貌迎接各地游客,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創業,也提振了企業投資信心。2024年,全鎮累計接待游客464.8萬人次,同比增長34.58%;實現旅游經營收入16.25億元,同比增長25.14%。目前,當地還引進了云頂威士忌酒廠、“龍門夜宴”和奧飛國漫溫泉樂園等一批高質量項目,推動“文旅+”融合型產業發展,全力打造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綜合服務樞紐。
河源
仙塘鎮·糖巢創客社區
“糖巢”孵出青年創客潮
白天,圍坐在糖巢創客社區的草坪上,眺望東江美景,品嘗美食;晚上,在嫑藝術空間聽歌、吃燒烤、喝啤酒成了當下河源年輕人的休閑新選擇。
糖巢創客社區位于河源東源縣仙塘鎮紅光村和仙塘村交界區域,為原仙塘鎮政府舊址,也是鎮里的“老圩鎮”。“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東源縣從浙江引入新神農美麗鄉村學院,謀劃打造創意、創新與創業深度融合的鄉村文化創意園區——糖巢創客社區,吸引青年人才返鄉創業,發展多元產業。
一年多以來,糖巢創客社區通過創客大賽、人才培訓、社區建設“三線并行”,規劃了八大業態,最終成功引進吉客家焗雞、廣東舒健體育、河源“客+”李記傳統美食等20家商戶入駐。2024年,鄉村運營團隊實現營業收入60萬元。
如今,糖巢創客社區已成為河源新晉打卡地。一邊是嫑藝術空間、美食匠人街、創客之家、糖巢一號等獨具特色的藝術建筑,一邊是村民自發裝點一新的咖啡館、小酒館、避暑小院。每逢節假日,許多市民前來休閑消費,還有年輕人在此組織聯誼活動。據統計,糖巢創客社區日均吸引近2600名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梅州
梅江區·筀竹村
連綿綠意衍生出“清涼經濟”
步入梅州梅江區筀竹村,仿佛走進一片世外桃源。遠處群山連綿,茂密的灌木恣意生長,為大山披上綠裝;近處流水潺潺,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金光。河兩岸,人們三五成群,在空地扎好了帳篷,擺好桌椅,或下水追逐嬉戲,或岸邊飲茶談笑。
“筀竹村環境很好,而且咖啡店、農家樂等一應俱全,最重要的是離城區僅20分鐘的車程,家庭出行很方便?!庇慰蛷埮空f。
環境美了,人流旺了,產業興了。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筀竹村充分發揮生態優勢,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綠美生態建設,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曾經的“薄弱村”蝶變成梅州的“網紅村”。
“近年來,我們投入1000多萬元新農村建設資金修村道、治河道、美村莊,建成景觀陂頭、村民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提升人居環境。同時,還搭建了面積約300平方米的觀景平臺,在清水灣河岸打造長約350米的生態綠道?!惫K竹村黨支部書記李小龍介紹。
優越的生態環境,進一步吸引民宿、咖啡館、小酒館等各類新業態進駐筀竹村,使這里成為人們夏日納涼的好去處?!袄锼沟募摇?、深丘咖啡館、曉莊民宿、瑞豐祥百果園民宿……不同的店鋪入駐,進一步豐富了游客的鄉村旅游體驗。
揭陽
惠來縣·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
超級工程助力農業縣華麗蝶變
在碧波蕩漾的南海之濱,曾經以農耕為主的揭陽惠來縣,如今矗立起中國石油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也是揭陽綠色石化產業集群的“超級鏈主”——中國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
走進該項目的中心控制室,科技感十足的操作臺前,技術人員正全神貫注地監控著各項數據。“這里是整個項目的‘智慧大腦’,指揮著2000萬噸/年煉油、260萬噸/年芳烴、120萬噸/年乙烯等核心裝置的高效運轉?!睆V東石化公司生產運行部高級主管仲雷介紹,自2023年5月30日全面商業投產以來,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已累計加工原油超3300萬噸,創造產值超2000億元。
這一組組亮眼的數據,正是揭陽GDP增速領跑全省的有力注腳。這個總投資超700億元的超級工程,配備了41套國際領先的工藝裝置。其核心技術在于能夠全面處理劣質重油,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優質乙烯原料、航空煤油、對二甲苯等“揭陽制造”的拳頭產品。
站在項目的產品碼頭遠眺,萬噸級巨輪往來穿梭,與昔日泥濘灘涂形成鮮明對比。“這里水深港闊,距離國際航線僅5—10海里,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讓‘揭陽制造’走向世界更加便捷高效?!敝倮渍f。
潮州
大吳村·大吳會客廳
300多歲老榕樹下“長”出會客廳
從高鐵潮汕站驅車10余分鐘,來到潮州潮安區浮洋鎮大吳村一棵300多歲的大榕樹下,一座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里就是大吳村新晉網紅地標——大吳會客廳。
陽光透過榕樹灑落,村民與游客在此品茶、閱讀、賞戲,共享愜意時光……自去年11月會客廳落成啟用以來,每逢周末、節假日,都有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前來打卡。
大吳會客廳由僑領吳清亮捐建的松昌幼兒園改建而成,保留了原有的外墻和牌匾,融入潮州燈籠、木雕飛檐等文化元素。構筑起一片文化陣地,讓沉睡的資源“活”了起來。
“會客廳二樓平臺的圓孔設計寓意‘歸燕回巢’,象征僑胞心系故土的桑梓情懷?!贝髤谴妩h總支部委員吳淙冰告訴記者,近年來,在吳清亮的帶動下,大吳村僑胞捐資超1億元,建起松昌中學、秀英醫院等公益設施。
大吳村不僅是著名的僑鄉,也是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和中國泥塑之鄉。在大吳泥塑展廳,潮州市大吳泥塑代表性傳承人吳宏城正在一筆筆勾勒泥塑上的彩繪。他介紹,大吳村依托泥塑文化資源打造研學游線路,舉辦青少年彩繪體驗課等,讓非遺技藝在傳承中煥發新生。
村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蝶變,正是大吳村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生動縮影。如今,大吳村串聯會客廳、文化藝術館、泥塑博物館等文化空間,進一步推動僑鄉文旅品牌出圈出彩。
汕頭
銅盂鎮·中國潮陽英歌博物館
讓潮陽英歌摸得到帶得走
在汕頭潮陽區銅盂鎮新建成的中國潮陽英歌博物館前,隨著律動感十足的哨聲和鏗鏘激昂的鑼鼓聲,身著彩衣、手持英歌槌的深坽村李族英歌隊陣形齊整,槌法以中快板為主,步伐剛毅有力,每一個轉身和跳躍都精準地踩中鼓點,吶喊聲震天,充滿力量感與藝術性。
他們的背后,是中國潮陽英歌博物館。來到這里,便仿佛翻開一部書寫潮陽英歌的巨著。博物館內,英歌臉譜、哨子、服裝等不同分區將潮陽英歌的文化歷史細細拆解、娓娓道來。
“它基于《中國潮陽英歌》一書的學理,不僅有收藏展示作用,也是向海內外推介英歌舞的窗口?!敝袊标栍⒏璨┪镳^執行館長郭莚莚表示。
也是在銅盂鎮,一個以“潮陽英歌”為魂的集看、玩、吃、學于一體的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未來,游客可以從中國潮陽英歌博物館出發,一路感受非遺,實現‘看得見歷史、摸得到文化、帶得走藝術’?!薄俺标栍⒏栊℃偂本C合文旅項目負責人鄭文洪說。
從英歌傳承到產業升級,從文旅融合到鄉村振興,潮陽正以文化為魂、產業為基,書寫“百千萬工程”農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成為汕頭走深走實“百千萬工程”的生動注解。
汕尾
汕尾城區·長沙灣服務區
一條公路串起“交農文旅商”
從高空俯瞰汕尾長沙灣服務區,“藍鯨天幕”外觀仿若巨型鯨魚在長沙灣破浪前行。這里,被譽為“廣東最美服務區”。自去年8月開通以來,長沙灣服務區便吸睛無數,成為網紅地標。
該服務區以地方特色文化為內部裝飾主基調,通過打造非遺展館、地方大戲樓、汕尾特產直營店等特色空間,創新構建“交通+農文旅商”融合發展模式,并聯動周邊“長沙古炮臺”“鷺鳥天堂”“長沙夜雨臺”等景點,打造集休閑、娛樂、旅游、消費于一體的高速驛站。截至2月16日,2025年春運期間長沙灣服務區累計接待入區車輛50.7萬車次、旅客148萬人次。
長沙灣服務區聯動了周邊長沙村、新村村、晨洲村、金町村等行政村,同時以金町濱海旅游區為依托,打造“交農文旅商”深度融合的粵東門戶型特色服務區。比如,旅客在服務區北區步行3分鐘左右便能到達附近的長沙村進行游覽觀光。該村突出“整村打造”,建設四季研學園等9個節點項目,同時引進經營主體試點開展“整村運營”。數據顯示,2024年長沙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124萬元。
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帶動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近年來,汕尾推動“交通+農產展銷”“交通+休閑旅游”相融合,將農產品、美食小吃、海洋文化、非遺戲曲等元素融入交通設施建設,使之成為推動農旅、文旅、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為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鋪就了“快車道”。
深圳
深汕特別合作區·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
近30家汽車產業鏈企業“聚鏈成勢”
比亞迪二期全速推進滿產、京西智行深汕工廠投產、延鋒汽車產線繁忙……從鲘門高鐵站走進深汕特別合作區,這塊深圳實施“百千萬工程”的主陣地,產業發展動能澎湃。
從小漠片區高空俯瞰,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廠區連綿數里。“自2021年開始,比亞迪持續‘重倉’深汕,四期項目總投資超315億元,建成滿產后年產值將超2200億元。”深汕特別合作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范琨告訴記者,目前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期零部件項目滿產,二期整車項目西地塊全面投產,三期、四期項目正加速推進。
比亞迪廠區東北方向數百米,兩個上下游配套企業建設加速。近期,京西智行深汕工廠正式投產。該公司計劃打造華南地區高端底盤智能制造中心,目前有1條產線,設計產能約2000支每天,滿產后年產值達20億元。“我們的磁流變懸架,可助力汽車實現毫秒級懸架調控,可以勝任各種路況?!本┪髦切校ㄉ钲冢┢嚳萍加邢薰就懂a經理夏浩說。
在一路之隔的延鋒汽車產線,自動設備有序運行。“我們主要生產中高端汽車的儀表板、門護板等內飾件,目前產能約1300套每天,每月營業額約4000萬元。”延鋒汽車飾件(深圳)有限公司資深制造工藝工程師胡軍介紹。
龍頭牽引,近30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聚鏈成勢”,深汕特別合作區加快建設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
東莞
莞城街道·東莞記憶首開區
用更潮流的方式打開千年莞城
當落日的余暉灑向東莞城市原點——莞城,東莞記憶首開區也迎來了一天的“顏值巔峰”。
走進“東莞客廳”,點幾個特色菜,尋找兒時味道;在“酷拼瘋豆”店里短暫停留,感受潮玩與美食的奇妙碰撞;打卡“東方紅”照相館,用老照片留下青春記憶;品嘗老字號豆腐店,喚醒童年記憶……東莞記憶,正以更潮流、年輕的方式重構新一代東莞人的記憶,書寫“百千萬工程”的新答卷。
東莞記憶項目啟動于2023年6月,東莞莞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釗表示,這里是莞城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找準新定位、布局新賽道的積極探索,承載了延續千年的歷史記憶、探尋未來發展的殷殷期盼。經過500多個日夜的打磨,去年年底該項目對外開放。
東莞記憶通過再現城水關系、保護城水共生的歷史格局,延續東莞歷史脈絡,于是有了今天煥然一新的珊洲河;通過修繕保護老建筑、翻新改造地標建筑去活化記憶節點,喚起人們的故土情懷,于是有了今天修舊如故的中興路騎樓街、綠意盎然的西城樓公園,以及正在改造的華僑大酒店、東莞影劇院等。
在留住鄉愁的同時,東莞記憶也在引領潮流,推動新舊業態共生共融。自開放以來,主題市集、音樂快閃、精品展覽接踵而至,讓年輕人走進莞城、愛上莞城、留在莞城。
來源:南方日 報 (記者:黃進 彭琳 圖片:王昌輝 王嘉豪 楊斐君 袁家豪 黃品 鄭淼鑫 陳保良 朱洪波 <部分為受訪者提供> )、揭視
編輯:“和暢惠來”政務微 信編輯部(編輯:西風瘦)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是中共惠來縣委宣傳部(惠來縣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出的宣傳惠來、了解惠來的新窗口。“和暢惠來”堅持發布權威資訊,服務百姓民生,弘揚本土文化,彰顯惠來特色。
垂詢合作熱線:0663-6681035
聯系郵箱:HCHL336688@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