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EA-18G是一款電子攻擊機,是部署美國海軍,作為艦載主力戰機使用,能適應多種作戰場景,有著先進的電子干擾系統,雷達系統,可攜帶反輻射武器,這款咆哮者電子攻擊機,多次在實戰中表現兇悍,參戰攻擊時,展示出強大的火力和生存能力。
我國的殲16D電子戰機,是自主研發的新型戰機,對比美國的EA-18G咆哮者,會有哪些不同?
在電子戰方面,雷達的先進程度尤為關鍵,殲16D使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和數字電子戰系統,具有后發技術優勢。而EA-18G電子戰機推出的時間更早,在技術方面,還有一些和現在科技對比落后的部分,功能還需要提升。但是EA-18G的優勢不容忽視,它有著更大的干擾范圍,電子干擾器作戰功率更大。
對于電子戰機的復雜作戰系統來說,通過實戰能夠檢驗各部件的參數表現,也能積累重要的經驗,因此在實戰與否的記錄對比方面,必須承認美國的咆哮者戰機,可能略勝一籌。
畢竟對于戰機來說,在演習和實戰中,是有著環境區別,戰場上的情況更為復雜多變,經歷過多種環境的檢驗,電子戰機的表現和瑕疵也經過了對比了解,美國對于提升不足的功能,也有著更多的嘗試可能。
因此殲16D沒有實戰經驗,從客觀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對于執行作戰任務時,可能會對處理任務的方式方法,以及快速反應能力,提出更嚴苛的挑戰。
當然我國的殲16D電子戰機,在隱身能力和生存能力方面,都有著技術優勢,也不遜色,更何況干擾能力決定了生存率和攻擊度,對于殲16D來說,能夠形成綜合實力更明顯的優勢,也能憑借先進的機載雷達先一步發現敵人,搶奪制空打擊敵人的主動,壓制敵人的雷達和導彈系統,從而能在實戰中快速積累經驗,快速成長。
相信我國的殲16D和中國的航天軍工技術提升速度一樣,都在努力跑步向前,不斷縮短和先進裝備的差距,積蓄更為強大的綜合實力。
殲 16D攜帶的武器為霹靂10空空導彈,和霹靂15中距離導彈,這兩款導彈經過長期的檢驗,具有穩定的性能,打擊火力強大。
EA18G電子攻擊機攜帶AIM-120導彈和AIM-9X導彈,在空戰能力方面,可以說兩款電子戰機,不相上下。雖然西方總是唱衰我國的導彈實戰表現,用技術流來貶低詬病我國的先進戰機,但是相信殲16D的電子戰實力,將會在未來的空防和反制中,打臉敵人,讓其受到重挫。
殲16D對多種任務同時處理的能力如何?空戰爆發時,可能戰況復雜,并非單一打擊空中目標,還要應對敵人從陸基發射來的武器等情況,對多目標同時作戰,需要戰機的多個系統協同,殲16D處理數據的能力,雷達偵察能力,都有著非常強大的作用。
這一點和美國的EA18G電子戰機接近,咆哮者也能同時對地面和空中的多個目標進行反擊作戰,而且EA18G能夠鏈接美國海軍的其他作戰單元,比如F35C隱身戰機,和A18E機型,A18F等機型,對作戰數據共享和傳輸作戰情報的能力,也是很迅速。
從綜合指數對比,殲-16D電子戰機,幾乎能夠比肩美國的EA-18G電子攻擊機。這對于西方來說,是難以置信的騰飛速度。要知道在20世紀90年代時,美國的電子戰機,就在我國沿海一帶鬼鬼祟祟地活動,總是想要抵近偷窺我國的重要目標,惡意測試其電子飛機的干擾能力,到底能夠達到多大的影響范圍,達到何種干擾程度。
當時我國空中戰機的型號單一,很多機型老舊,甚至沒有足夠能力對等的戰機使用。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速度簡直用騰飛也不夸張,現在空中戰機型號更為豐富,補充多種機型,五代戰機都推出了三款。殲16D電子戰機的綜合實力,更是不遜色美國的同類型戰機。
如果非要說差距是否還有,肯定客觀存在,美國的戰機航空發動機技術,依然處于領先的程度,畢竟一款成熟航空發動機,持續飛行長達十多年時間,這些飛行數據才能撐得起技術成熟的依據,美國作為航空發動機強國,在航發設備領域,依舊處于世界領先的水平。
而我國在航發裝備的研發過程中,也不斷攻克多個難題,為空中戰機全面實現國產航發裝備,主動掌控軍工的升級空間,擺脫西方的干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殲16D在高新科技的輔助下,實現現代化的電子干擾作戰實力,對于敵人防空系統的干擾,對抗敵人的干擾信號,都將會發揮不俗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