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第七屆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牡丹芍藥賞花季將拉開帷幕。15日,記者在園區看到,工人們正忙著對牡丹進行修剪、松土、澆水,為即將開幕的賞花盛會做最后的準備。
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位于西海岸新區大村鎮,是我國北方沿海地區規模最大的牡丹芍藥觀賞園。每年4至5月,園區都會舉辦牡丹芍藥賞花季。市民游客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花海,還能參與民俗活動、觀看文藝展演,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谷雨時節牡丹開
千畝花海待客來
“今年氣溫回暖早,我們較往年提前半個月啟動水肥管理,目前已完成全園30萬株牡丹的春季追肥工作。”城發集團(青島)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工作人員王艷艷蹲在花田間,手指輕撫著裹著絨衣的牡丹花苞說,“預計谷雨(本周日)前后,早開牡丹品種將率先綻放,花期持續至‘五一’;隨后芍藥接力登場,花期可延續到五月中下旬。”
據了解,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由城發集團(青島)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運營,占地面積約1120畝,集花卉培育生產、踏青賞花、休閑娛樂等于一體,可滿足游客不同需求。在目前國內外確認的8個牡丹種群中,園區有6個牡丹種群和1個牡丹亞群,擁有國內外牡丹芍藥品種近千種,是我國北方沿海地區規模最大的牡丹芍藥觀賞園。
村民捧起“花飯碗”
家門口增收致富
在園區西北側的養護區,大村鎮河東崖村村民丁傳明正熟練地修剪著牡丹花枝。自進入園區工作以來,他已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轉型為“花田管家”。“我每天工作8小時,每個月的工資在3000元左右。而且這里離家近,在這里上班既不耽誤家里農活又可以學到花卉種植技術,挺好的。”丁傳明告訴記者。
像丁傳明這樣在園區工作的村民還有很多,他們扎根在白馬河畔,呵護著這些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的牡丹花。據統計,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年均吸納農民就業上百人,帶動周邊村集體年均增收近千萬元。
近年來,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延伸花卉產業鏈條,提升花卉產業附加值。先后推出“龍吟鳳鳴”牡丹精釀啤酒和高端牡丹精釀產品“大師釀造”,豐富了游客的消費選擇,進一步提升了園區的品牌影響力。
“花”樣經濟別樣紅
文旅融合促振興
作為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牡丹芍藥賞花季的主辦地,大村鎮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還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的藏馬山、白馬河、吉利河、靈龜湖風光旖旎;這里是龍馬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丁氏文化、鹽關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以及剪紙、書畫、詩歌等民俗文化的積蘊之地。近年來,該鎮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青島白馬河酒業生產基地總部”“漢森葡萄采摘”等精品文旅項目,舉辦牡丹芍藥賞花季暨龍馬大村民俗文化節、葡萄采摘節等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持續擦亮“大村四季好風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條以農文旅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之路。
下一步,大村鎮將充分挖掘、傳承、弘揚本土優秀傳統文化,持續拓展文旅發展平臺、厚植數字科技優勢,打造消費場景更加多元、消費體驗更加優質的文旅項目,為鄉村振興賦能加力。
(大眾新聞·青島西海岸報記者 梁玉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