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道,日前,一位美國的高級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與剛果(金)政府,就一項礦產交易進行談判,并且談判很快就會有結果,雙方已經達成了一致。這個事我看關注的人并不多,但我還是覺得值得說說。
首先呢,剛果(金)現在的情況,大家心里都有數。此前該國東部發生叛亂,叛軍占領了大片領土,控制了該國不少的礦產。有分析認為,剛果(金)叛軍背后的支持者,是鄰國盧旺達。總之就是當時的形勢,對剛果(金)政府岌岌可危,軍隊完全打不過叛軍。
不過在上個月的時候,特朗普突然就找上了剛果(金),表示可以幫助剛果(金)政府與叛軍達成停火,并且給剛果(金)提供軍事保護,前提是剛果(金)得拿國內的礦產作為抵押。說實話,確實有一種趁火打劫的味道。
剛果(金)這個國家,雖然很窮,但是礦產資源卻很豐富,包括擁有 70% 的鈷儲量,另外還有豐富的鋰礦,而這些資源,和電動汽車以及儲能電池息息相關,中美都在這個領域發力。
過去剛果(金)國內的叛軍控制了礦產資源,通過烏干達等渠道流入國際市場,年交易額超過 20 億美元。特朗普政府正是抓住這一 "戰略窗口期",以軍事保護為誘餌,試圖獲取剛果(金)的礦產資源開采權。
這種 "資源換安全" 的交易模式,與美國在烏克蘭的做法如出一轍。此前,特朗普就試圖與澤連斯基當局簽署礦產協議,但因為特朗普沒能很好促成俄烏停火,現在也沒下文,此次剛果(金)主動投懷送抱,提出 "安全協議 + 礦產供應" 的組合方案,正中特朗普下懷。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的是,美國在非洲的投資,向來具有“排他性”,美國政府也沒少拿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做文章。
目前呢,中國在剛果(金)的投資,高達70億美元,而且多集中在礦產領域,現在特朗普要入局,必然對中國的投資會有針對性,那么中國這70億美元的投資會不會打水漂呢?目前來看的話,特朗普想趕走中國投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特朗普的 "軍事換礦產" 策略,本質上是美國在關鍵礦產競爭中 "補課" 的無奈之舉,他要想在當地建成基礎的供應鏈,還需要時間,而中國憑借十年深耕建立的產業鏈優勢,短期內難以被撼動。這場博弈的最終結果,將取決于中美在非洲的長期戰略投入。這方面,中國是不會輸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